区域活动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11日 20:56:16

  引导幼儿正确对待玩具,单纯靠口头说教是不够的,还应适当采取一些幼儿能够理解并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玩具的情感,产生爱玩具的动机。例如,我们进行了一个名为"坏玩具的哭诉"的话题,把那些被幼儿损坏的拼图、娃娃、图书等集中起来,"哭诉"幼儿日常生活中不爱护玩具的种种行为,让幼儿对照自己是否像玩具哭诉的那样。此外,我们还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娃娃的哭声",是针对幼儿不小心损坏娃娃行为的;"小象找妈妈"、"玩具要回家",是针对幼儿把幼儿园玩具带回家这一现象的。这些活动感情色彩浓厚,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三、建立规则,教育幼儿爱护玩具。

  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增加控制能力,并逐渐过度到自觉地爱护玩具。在小班,我们主要建立了以下五种规则:1、玩具轻拿轻放,不扔不摔不咬;2、玩具掉在地上要随时捡起;3、游戏时不用的玩具要放在规定的地方;4、不争不抢轮流玩;5、注意玩具清洁卫生。

  四、明确责任,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

  玩具是大家玩的,也必须由大家共同收拾,我们让幼儿明确这一职责,同时为幼儿创设了收拾玩具的条件,如筐、盆以及固定的玩具柜等,教幼儿收拾玩具的方法也因玩具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收拾结构游戏玩具时,规定自己玩的自己收。大家玩的大家收,或跟老师一起收。收插塑玩具时,可边拆边收,也可全部拆开后,一人捧筐一人收。角色游戏结束后则规定幼儿各自将所扮角色用的玩具整齐地摆到玩具柜。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玩具,既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爱护玩具的习惯,又利于幼儿互相合作,增强动手能力。

  五、随机进行玩具价值的教育。

  幼儿年龄小,价值意识几乎没有。我们在日常活动中随时随地帮住幼儿理解玩具是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应该珍惜。孩子有了简单的价值意识,也就加深了爱护玩具的感情。

  教研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80%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懂得正确使用和收拾玩具并爱护玩具。还有20%的幼儿还是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采取措施:针对这20%的幼儿我们还会继续引导。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