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在活动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能使活动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还能使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1.丰富经验 提供友好帮助
丰富的生活印象和知识经验是开展游戏的基础,也为生成主题活动与游戏提供条件。例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我要上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在班级里也创设一个模拟小学的游戏要求。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附近的实验小学,与孩子共同创设小学环境,建立初步的游戏规则,孩子们运用参观小学生上课的经验,大胆地模仿和扮演小学生上课,建立了初步的角色意识。可是在第二次游戏后,孩子们就提出了:"我们一直不停的上课和做作业真没意思……"、"小学不单单是上课,还有做操和升旗"、"我们课间十分钟都不知道该玩些什么?于是我们又组织幼儿再次去了实验小学,观看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做操及课间活动,孩子们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参观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就懂得开展"升旗"游戏了,在课间活动时也能模仿参观得来的经验,自发玩起了跳皮筋,翻绳、跳房子等游戏。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我们通过多次参观、收集资料、创设信息台等多种形式,保证了主题活动及游戏的顺利开展。
2.细心观察 把握指导时机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把握时机的指导非常重要,细心的观察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正确把握指导的时机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进游戏。我们教师不是急于要去指导他们如何游戏,而是应该去观察他们如何游戏,这种观察不是盲目的,教师应该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再配合随机性教育。例如:例如:大班在开展主题《畲乡乐》背景下的角色游戏"畲族村"时,当售票员的泓毅小朋友正在卖票,却发现几位小朋友没有买票就进去看演出,连忙制止,在拉扯中发生了摩擦。这时,教师立刻以表演厅经理的身份介入指导,"为什么不买票?"孩子回答说:"这里又没有围墙,我直接进来看都不要买票。" "那么,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这时,孩子想到了围墙,"但是用什么做围墙呢?"我们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很快幼儿决定用塑料小椅子围起来当围墙,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表演厅围上了围墙。后来的游戏中孩子都不会忘记要围上围墙。这次游戏评价时泓毅又提出意见:"有的小朋友进场的时候都把票扔到我的篮子里,我都卖不了票。"于是,问孩子该怎么办,很快几个孩子说出可以增加一个"检票员"、一个"保安",其他孩子纷纷表示同意,这样第三次游戏又增加了新角色--"检票员" 、 "保安"。在这些例子中看出游戏在孩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的丰富、推进,体现了教师细心观察、把握时机指导的重要性.
四、 主题背景下各类游戏的讲评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往游戏和主题活动分割的界限,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在每次的游戏评价中常能发现幼儿心中的问号,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去继续探索,探索的结果又推进了游戏的进程。评价是本次活动的交流与总结,也是下一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要想使游戏的评价发挥拓展主题活动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新情境进行评议
在游戏中,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富有创新的行为、结果,通常采用保留现场进行评议的方法。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的"小学的老师办公室"中,这个活动教师并没有预设,可在游戏中,一小朋友把离班级附近的一张桌子当办公桌,摆上用"玩具托盘"当做"电脑"在打字。于是在收玩具时,我们让幼儿保留这一现场。积极地肯定了创设办公桌的创举。同时,又引导幼儿讨论"它离班级这么近,老师怎么备课?"进一步启发积极思维,更合理地布局教师办公室。在这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评议,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