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策略(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23日 18:05:04

  如在活动"消防员叔叔了不起"中,讨论了消防车上有什么之后,我用"消防车上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帮助消防员灭火,那么消防员叔叔自己要带东西吗"这一提问将讨论的重心自然地转移到消防员身上。再如在学习《相反国》的故事时,我用"在相反国里小熊发生了哪些事情"和"如果你是小熊,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两个问题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小熊和小动物们的想法。启发幼儿进行换位思考。

  3.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班级中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经常让他们回答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让他们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对幼儿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幼儿,要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如只限于提问少数幼儿而冷落大多数,那么就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的幼儿,要耐心引导和启发,不能指责,对于积极回答的幼儿要给予鼓励,使教师提问和幼儿回答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提问时,教师还要注意表述的技巧,把握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问题中心要集中,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述清楚,语音、语调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和重点等。

  4.提问要多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它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又有了一定的难度。幼儿需要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从不同的"你认为接下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如果……,那么……"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关"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等。在针对"这幅画讲了些什么"这个问题时,幼儿可以从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及背景等角度进行观察和讲述。由于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育需要智慧,教学需要策略。课堂的提问是影响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问的艺术。在新一轮教改中,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提问的技巧,课堂上灵活地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