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下幼儿园优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23日 20:34:13

  第二步,知识点分析。

  第三步:孩子的教材

  案例: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

  ·高矮是比较出来的(不是感知出来的,是比较出来的)

  ·高矮的比较是有条件的: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高矮是相对的(可以纳入排序)

  ·高矮的比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比较高矮排序可以介入:可逆性--从高到矮,从矮到高;传递性--ABC、双重性)

  可逆性:从高到矮,也可以从矮到高

  传递性:B比A高,C比B高,C就比A高。

  双重性:B比A高,比C矮。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目标落在幼儿,行为主体要统一)

  ·、考虑幼儿的年龄点

  ·考虑课程内容和性质

  ·目标设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

  如:手工活动撕贴"面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面条。"

  2、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不能清楚地了解老师的教育思路。

  如:歌唱活动中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3、主语不够统一: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

  如体育体育活动中目标:(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幼儿主语);(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师主语)

  4、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

  5、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较笼统:虽然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在许多目标中有所体现,但陈述的较为宽泛,多为"培养兴趣""萌发情感"等等。

  如美术活动中情感目标为"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又如:体育活动中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6、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本末倒置,觉得该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

  ·目标制定遵循时应考虑:

  1、目标的确立要在过程前完成。目标决定着过程,影响着过程。教师要明确目标是活动过程设计的依据,又是评价活动成功是否的一项重要指标。(不要本末倒置,先有活动,再写目标)

  2、目标的内容要全面。要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

  3、目标主语要统一,表述前后要一致。可以是"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幼儿行为发展目标"或是"评价目标"。但最好是以幼儿"行为发展目标"提出,这样有利于教师始终围绕"如何促进幼儿发展"来选择相适宜的教育策略与手段。

  例:看图讲述活动

  (1)看懂图片大意,能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排列图片,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2)能用连贯的语言,简单讲述图片内容。

  (3)学习使用新词:×× 、 ××。

  5、目标制定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要能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只有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

  (三)、活动过程的准备

  ·经验准备

  案例分析  中班语言活动《月亮下来吧》(儿歌)

  经验准备:活动前开展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让幼儿观察每天的月亮并记录。(经验准备不切实际)

  ·材料准备:

  注意做到:容易准备,高效、直观、美观、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1、幼儿操作材料数量要注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举例:多了容易分散注意,不利于幼儿专注于探究所要求的内容。举例"上海七浦路买衣服"

  2、一个教具多次使用,不同的作用。例"体育活动中的呼啦圈"

  3、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教师应预操作。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环节的目的性

  ·活动环节的有效性(回头要反思哪一环节无效就要删去)

  ·活动环节的推进性

  ·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活动实施部分

  前面的步骤做完,呈现的是一个固定的文本,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才能知道这个活动是否成功。

  一、活动引入

  活动引入是一个激趣的环节,引起幼儿注意。不可花费过多的时间,从生活入手,从当下的情景入手。

  二、教学过程中的提问

  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有效的提问应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