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下幼儿园优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23日 20:34:13

  (一)常见的提问问题:

  1、提问层次偏低,无效问题过多,类似于"好不好?""对不对啊?""是不是?"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

  2、提问方向不明,重点不突出,不能围绕教学目标。

  3、过渡环节的提问不知从何入手。

  (二)如何提问:

  1、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其中的关键。

  2、问题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丰富多样的模式来进行。

  (1)设问模式。它的特点是将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幼儿作答,目的在于引起幼儿的注意,给幼儿造成悬念感。常用于引入新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如:教学大班语言活动《春雨的色彩》,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没有颜色?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听配音朗诵。 这个设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启发了幼儿的思考。

  (2)追问模式。就是把教材中要让幼儿了解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幼儿。追问的特点是教师发问的语气较急促,问题与问题之间间隙时间较短,能创设热烈气氛,训练幼儿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追问能使幼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全面、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3)渐进模式。渐进式提问,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遵循从易到难、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各个问题相互联系,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和基础,各个问题

  之间有一定的坡度,一步一个台阶把问题引向深入。抽丝剥茧,把问题一层一层的拨开,找到最终的答案。

  (4)开放性模式。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启发性,启发幼儿联想,引发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

  3、提问的语言技巧

  (1)提问应做到准确、严谨。语言清晰、简炼。

  (2)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抑扬顿挫、恰如其分的语气并结合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性字眼要给予强调,引起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的方向。

  三、教学过程中的小技巧

  1、观察面要广,尤其要注意学习能力相对差的幼儿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幼儿。

  2、善于捕捉到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出现的障碍,解决障碍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3、活动中的提问要多说一说,如何将书面的语言转为口语是值得大家研究的。

  4、教师对文本不要过于依赖,组织活动时状态轻松一点。对文本背的太熟,容易让老师忽视活动现场本绘画身。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