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7月02日 10:12:44

  在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就像"织网",哪儿有漏洞,就要想办法把漏洞补上。有时同一个方法对上一届的幼儿有效,但对现在的幼儿无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才能选择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操作活动活而不乱,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四、在评价中提升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不能等待,别人没做好时就挤上去;有的不能主动捡取掉在地上的学具;有的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出现状况后,老师要利用好评价这个环节来巩固提升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评价时,我带领幼儿讨论:"今天操作时,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孩子会说:"XXX用卡片不放回原处,散乱在桌子上,太乱了"、"XXX没有把他那组的东西整理好就走了,我们都没法玩了"、"XX说话的声音太大了"等等,我再组织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等幼儿发表后看法,老师提醒做的还不够的幼儿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树立榜样作用。有时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他们哪些地方做的不够时,我直接告诉他们:"今天,老师觉得在什么地方还不够好,你们可以怎么做。"这样直接告诉也是帮助他们巩固和再次规范。除了集体评价,我还会在活动结束后,找自尊心特别强的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进行个别教育,既在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不足,又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下次活动时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自觉遵守规则的目的。

  通过近一年对幼儿数学操作常规的培养,现在我上课感觉很轻松,不用花力气、花时间整治纪律,操作活动收放自如。孩子们能专注进行操作活动,他们在取放材料,有序操作,收拾整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