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子中,孩子不会学习,家长不懂方法,而且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已经有了初步的心理问题,家长也不会解决。所以,用心和信心一点儿也没有发挥作用,而且还转化成压力。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家庭教育领域不必再次出现。
所以,我不认为只要有信心,只要用心,孩子肯定能学好,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很困难。
一件事情能否成功,是要看多方面的条件,也有命运的偶然。
我的思想是:期待孩子优秀,如果平凡也顺其自然。曾经有家长问我:您自己很优秀,也懂教育,为什么不决心把孩子培养成卓越的人才呢?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必然的因素,就是我的素质和我超常的努力;但是也有一些偶然的机遇给我提供了今天的条件。比如:我年轻时自身就有心理和性格问题,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实践机会;我原来的工作正好不顺心,所以穷则思变;正好我有机会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来专业研究家庭教育;再如,正好有尹建莉老师的书给我以启示......没有这些条件,我可能只是一个在某个单位表现优秀的人而已。所以,我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怎么能期望女儿一定会卓越呢?
人有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人的能力也有局限性,所以不要盲目乐观,给自己和孩子都施加过多的压力。还是扎扎实实做一些工作,去努力,对结果顺其自然。
四、怎样培养悟性,怎样使孩子会学习?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研究的课题,我只做初步的探讨,欢迎有经验的家长补充。
1、从小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信心,不打击上进心,这样孩子会自己去探索,去琢磨,这样即使爸爸妈妈不懂得学习的方法,孩子也可能释放出他的潜力,逐渐提高悟性。从一年级就开始积累,效果不可小看。
2、家长不做权威,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力。鼓励和欣赏孩子的独立思考,会逐渐地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善于思考对于学习的悟性是重要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提倡家长做权威的原因。
3、家长去研究方法。
会学习是可以训练的,网络上也有一些方法。比如作文,育英老师的指导就很好;英语也有大粽子英语、林克妈妈等好的方法;关于考试能力的提高,我的文章也有具体的方法;其他学科也有不少指导。背诵、应用题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多去学习,及早培养训练孩子,会更主动。我的觉得成功的秘诀是努力+方法,只努力不讲方法是不行的。 从小使孩子有一个注意方法、效率的意识,而不是去"死"学,对孩子的提高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