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17日 11:48:23

  近年来,绘本教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风靡于幼儿园。本文以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蒋静开展的绘本教学活动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提供借鉴。

  一、绘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

  这堂课的活动目标一是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幼儿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二是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应老师紧紧围绕《幸福的大桌子》中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这条情感主线,将绘本讲述与谈话交流叠加进行,整堂课充满了温馨,让孩子们体验着幸福的感觉。

  活动以绘本故事的讲述开始,应老师边呈现图片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针对不同的画面,应老师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画面的细节。如:“图片里都画了什么?”“兔奶奶家的大桌子可以坐几个人?”“都有谁坐在大桌子周围?”这个环节既让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都沉浸在这平淡的幸福中。又让孩子们了解了绘本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在讲到兔宝宝们选择的不同职业时,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向往,应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提问:

  1.师:“兔老六成了一名海员。海员是什么?”

  生:“开船的”、“舵手”……师:“你们说得很好。海员就是在海洋轮船上工作的人员。”

  2.师:“兔老二成了出色的厨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厨师?”

  生:“在饭店”、“我奶奶是我家的厨师”……3.师:“兔姐姐成了音乐家。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吗?”

  生:“郎朗”、“周杰伦”……这些提问从故事出发并走出故事,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虽然设计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三个兔宝宝的不同职业,激发幼儿的职业向往。但是提问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在提出海员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并没有接着问厨师是什么,而是问孩子们在哪里见过厨师?第三个问题又换了一个角度,问孩子们知道哪些音乐家?不同角度的提问,既避免了单调重复,又引导了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应老师的这些提问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易于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回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故事讲到兔爷爷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兔奶奶一人时,应老师设计了一个有关去世的问题。

  师:“兔爷爷去世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兔爷爷死了的意思。”

  师:“小朋友说得很对,但是,小朋友想想哪一个词比死了听起来更好一些?”

  生:“去天堂了。”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安息了、长眠了等词来表达。”

  应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不同场合的用词,对于像去逝这样沉痛的事情可以用比较舒缓的词来表达,以减轻亲人内心的伤痛。

  最后,兔奶奶生日那天六个儿女齐来祝寿,全家围绕在大桌子旁,又团聚在一起了……兔奶奶无比幸福。此时,应老师抛出了有关幸福的话题。

  师:“对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怎么做他们就幸福了?”

  生:“我跟妈妈拥抱一下,她就幸福了。”

  “我说奶奶做的饭好吃,她就幸福了。”

  “我好好学习,妈妈就幸福了。”

  显然,这是源自故事,但又远于故事,从故事里走了出来,让孩子们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接着,应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体验一下幸福的感觉。孩子们有的和老师拥抱,有的给老师唱歌,有的说老师辛苦了,现场活动由此达到高潮。应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孩子们来说是对绘本故事的综合理解和经验的提升,不仅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的大桌子》中传达出的浓浓亲情,而且还让孩子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亲情。从而引导孩子们将绘本中传达的道理和情感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二、绘本故事《吃掉黑暗的怪兽》

  此绘本教学的活动目标一是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二是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不怕黑夜,知道黑夜对人与动物的重要性。

  在这个绘本教学中,蒋老师设置了三个环节:

  1.通过讨论,引出主题蒋老师没有直接给孩子呈现绘本,讲述故事,而是从调查入手,问孩子们:“你喜欢白天还是黑夜?”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分成白天组、黑夜组和既喜欢白天又喜欢黑夜组,并引发幼儿相互讨论:

  “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出去玩,但晚上会做噩梦。”

  “我不喜欢黑夜,因为我不喜欢睡觉,而且晚上不能做游戏。”

  “我喜欢夜晚,可以看星星,放烟花。”

  “我都喜欢,白天可以去幼儿园,晚上可以睡觉。”

  “我也都喜欢,白天可以玩,晚上可以看星星。”

上一篇:绘本阅读的误区
下一篇:什么是绘本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