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统整(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1日 20:27:34

第二,项目活动必导致探究性学习
第三,项目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对某   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所持续的时间不是由教师的课程表来控制,而是由孩子的学习进展状况来决定,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项目活动强调活动信息管理,并透过形成性评价推动活动的发展。
2、项目活动的一般过程及动态设计
      第一阶段: 酝酿话题,开展活动。
      第二阶段: 拓展活动,积极探究。
      第三阶段: 总结分享,活动结束。
活动设计一
活动名称: 主题单元活动: 小蚂蚁乐园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视野,爸爸妈妈们带来了多植物装扮我们的自然角,引得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这个小天地。有一天在区域活动时,突然发觉班上特别安静,往窗外一瞧,好家伙,一个小小的自然角居然围了十来个孩子,他们在边看边讨论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停在一盆花上的小蚂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名幼儿说:“看,那是我家的蚂蚁!”(噢,那一盆花是他从家搬来的,连在花上的蚂蚁也成他家的了!)其余几名幼儿也跟着指手画脚起来,“我们家阳台上也有蚂蚁!”“对!呀,我爸爸说,白蚂蚁是害虫,专门吃大树!”“我还见过那么大的(用小手在眼前划了个大圈)蚂蚁呢!”
    期望通过“小蚂蚁乐园”的系列活动初步了解小蚂蚁的特性,乐意尝试使用各种物品进行创作活动,学习积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创造性想象力及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一、 体验观察、交流、合作的快乐。
二、 乐意参与搭建乐园、制作小蚂蚁活动,体验动手、动脑、创造的乐趣。
三、 激发创造性想象力及探索兴趣。
活动一寻找小蚂蚁
活动目标:
一、 能较认真、细致地观察小蚂蚁,并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 乐意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 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昆虫饲养箱、捕虫网、放大镜、糖果、镊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小蚂蚁。”

二、与幼儿分头行动寻找可以吸引小蚂蚁的东西。
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的孩子带来了糖果、饼干、水果,有的孩子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也找来了。教师也准备了昆虫饲养箱、捕虫网、放大镜等物品。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来到户外寻找小蚂蚁。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把小蚂蚁带到自然角,以便更好地观察。
四、有趣的观察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捉到的小蚂蚁小心翼翼地放进饲养箱,把小蚂蚁带到了班级的自然角。孩子们更加热衷于小蚂蚁的观察,并找来了放大镜、小瓶、小盒等不同的工具材料。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一次自由寻找、自主观察的活动。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积极参与准备吸引小蚂蚁的物品,寻找小蚂蚁时,幼儿自由组合、结伴,认真地寻找。观察活动时遇到一些问题也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并且能利用不同辅助材料进行观察,还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小蚂蚁的探索欲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活动二小蚂蚁乐园
活动目标:
一、 乐意尝试使用多种材料、方法建造“小蚂蚁乐园”。
二、 感受与同伴共同建构的乐趣。
三、 激发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积木,插塑,积塑玩具及各种纸盒,酸奶瓶,塑料瓶,易拉罐,剪刀,色纸,糨糊等。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活动时的发现。
早上刚下过雨,孩子们吃过饭,就到操场上散步了。咦,怎么都停下来了,回过头一看,原来孩子们都蹲下来寻找小蚂蚁了。

二、幼儿自由选择、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开始自由地根据自己的需
要,选择不同的搭材料。
三、建构“小蚂蚁乐园”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玩具进行建构“小蚂蚁乐园”。教师:“你可以自己找好朋友一起想办法来帮助小蚂蚁建构。” 幼儿自愿结合分组进行搭建、制作。
活动评析 :
    幼儿在散步时发现了问题,因此引起了争论,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小蚂蚁,也产生了幼儿要为小蚂蚁搭建房屋的构想,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搭建“小蚂蚁乐园”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产生和进行的,因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整个建构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寻找辅助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方法为小蚂蚁建构乐园,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在活动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美丽的小蚂蚁乐园中没有小蚂蚁,激发幼儿制作小蚂蚁的兴趣。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