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所谓早期阅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写字,而是指幼儿园、家庭通过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从兴趣入手,在看、听、说、认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阅读的情感,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阅读的经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幼儿在环境中成长,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等。特别对2-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在一日生活中,他们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中有和早期阅读相关的许多的资料,家庭是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此,我们综合地考察幼儿园、家庭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各种因素,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家园一致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研究方案。
所谓家园一致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研究方案是教师和家长一起为幼儿设计的早期阅读教育计划。这样幼儿通过积极参与,通过亲身体验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中都特别强调儿童完整语言的培养。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听说能力为主,但应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让儿童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进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为儿童日后在学校正式学习读写打好了基础。心理学家罗宾逊和毛森等人的研究证明,经过早期阅读能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并且证明早期阅读与儿童后来的读写水平有极大的相关,令儿童终身受益。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研究中指出:"有44%的男童与46%的女童是在5岁前开始阅读的"。因为爱阅读会接受比较多的刺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均提倡在幼儿阶段进行早期阅读,加强早期阅读已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为了加快家园共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连续性,我们认为有必要站在立足于实施《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精神,全面提高幼儿语言素质教育质量的早期阅读教育问题。目前,我国有一部分专家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实际工作者也在进行有关婴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如上海市浦南幼儿园进行了"幼儿早期阅读探索"的研究,主要研究早期阅读目标的确立、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等,黄浦区重北托儿所也进行了有关1.5-3岁小儿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吉林省张鹤立运用集中识字、快速记忆法等方法进行早期阅读的实践;南师大赵寄石教授等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提出了早期阅读语言教育目标、3-6岁年龄阶段目标等。综观我国对婴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可发现均侧重于早期阅读目标的确定和早期阅读内容的选择,偏重于在幼儿园进行早期阅读的研究。然而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指导。大部分家长只在被孩子缠得没办法时才给孩子讲故事。大部分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当与孩子一起阅读时,也只是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技能并不关注或不知道关注,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家长觉得无可奈何。
为此,我们进行家园一致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从阅读习惯培养为切入口,从而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迈出人生坚实的第一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套有利于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班幼儿在幼儿园内和家庭进行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分析研究基础上,研究、制订、实施相应的包括幼儿园和家庭在内的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进幼儿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表达力的发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研究对象:4-6岁幼儿
三、研究内容:
1、幼儿在园内和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的现状调查;
2、影响幼儿园、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的因素的研究;
3、幼儿园、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的内容、方式、途径的研究;
4、幼儿在园内、家庭中共同进行早期阅读方案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并辅之于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并力求在研究中点面结合,同步进行。
五、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幼儿园及家庭中早期阅读的现状问题
2、撰写调查报告:亲子阅读中家长主动伴读与孩子阅读情况的比较研究
3、制定幼儿在园内、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教育方案并实施
(1)重点宣传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A、一个孩子一个样,每个孩子不一样
让家长了解同一年龄的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了解,并尊重孩子的人格,依据自己孩子自身的发展水平来加以悉心培养,树立适宜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