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孩子喜欢模仿,父母要作好榜样。
要求家长的语言、阅读习惯等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并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增强家长示范教育的意识。
(2)传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亲子阅读活动的基本知识,主要宣传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发展特点,介绍选择图书的方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以及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指导技能。
(3)悉心指导家长解决有关困惑与难点问题的操作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介绍有效经验,提高家长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家长过程中,我们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A、集体指导的形式与方法
专题讲座──请专家宣传现代的阅读教育理念和传授现代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法和技巧,并以授课形式,进行普及活动的一种指导形式。
组织亲子活动指导──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或需要,设计并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亲子游戏,要求家长参与并应用;请指导老师示范阅读活动,家长共同参与,帮助家长掌握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法。
座谈交流──组织家长交流各自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体会、经验,帮助家长进一步提高、掌握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法。
B、个别指导的形式与方法
列出需指导的内容
落实指导人员-- 对个案家长做到一对一落实专人指导,加强个案指导过程中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
对个案家长提出操作要求──通过录像方式记录家长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定期向老师进行反馈。
搜集相关家庭指导的方法资料,利用家园联系栏进行宣传;
召开家长会,搜集家庭中进行早期阅读的内容、方式与途径;
总结幼儿园、家庭中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经验。
六、研究结果:
经过二年多深入、有序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较显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具备的三个先决条件
第一、要有时间保证。
家长每周可为孩子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
第二、要有方法辅佐。
如:指导幼儿有序地翻阅图书。
首先,应让幼儿观察图书的结构,知道每一本图书都有封面、封底,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可让幼儿把封面比作前门,把封底比作后门,中间就像是一间小房子。看书时,先把前门打开,然后走进小房子里去看故事,看完了把后门关上,有了这样生动形象的看书方法,幼儿就不会出现乱翻的现象了。
其次,要让幼儿知道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书。在指导幼儿翻阅时,教师讲一页,幼儿翻一页,讲到哪儿翻到哪儿,让幼儿直接感受画面与教师讲的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正确翻书的榜样。
第三、要提供适宜的材料。
1、根据孩子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如:自己的孩子独立性较差,就可以选择"我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又如:自己的孩子不善于观察,就可以选择"找错"的书籍等等。孩子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等,家长要尽量满足。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购书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自主权。
2、以情节画面为主,并配有适当的文字。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抽象逻辑思维出现萌芽。这就决定了读物仍然以画面为主,图书中的文字具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帮助幼儿逐步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渡。
3、从孩子兴趣出发,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
什么是孩子喜欢的书籍?家长可以根据下列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当孩子走近书柜(无论商店或是家里)时,他是否径直走向某个特定的书架?他是否懂得到哪里去找科学书籍、小说或诗歌?他有没有跟在一、两个孩子后头,按别人的选择来选书?如果孩子阅读时,看看孩子是否迅速进入了阅读,他实际阅读的时间有多长,是否经常谈论与书有关的内容等。如果孩子能自己直接找到一本书,不看其它的书,阅读时迅速进入情境,阅读时间较长,经常与伙伴谈论书的内容,或做有关的游戏,则说明他对这类书感兴趣。
(二)关于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方法
1、精心营造阅读氛围:要读书,首先要买书。买书,不在多,而在勤,每个月买一两本,买书时,带幼儿一起去,由他自己选书。当然,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小书架,请孩子安排自己的书。孩子阅读时,尽量保持安静,同时家里要有一种读书的氛围,大人也经常读读书、翻翻报。
2、着力培养阅读习惯。要培养孩子爱护图书,不能把书弄坏:不小心把书撕了,家长及时与孩子一起把书修补好,不能不管不顾,由他去撕。凡是看过的书都要整齐地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家长要为孩子创设条件,或放在书架上,或放在纸盒中,假如书很多,还可教孩子编号,整理时按号的顺序放好。
3、适时把握阅读契机。读书的时间:在幼儿枕边放了一大堆书,每天临睡前让他看上那么十多分钟,然后打开录音机听故事,在故事声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