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问题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4日 19:50:27

  研究与探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使幼儿能顺利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这是幼教、小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依据孩子发展的不同水平实施教育影响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与墓础,小学教育又是幼儿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区别,过早地在幼儿园执行小学阶段的计划要求;或者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为继续发展做应有的准备,都会影响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

  下面我就从两方面谈谈幼小衔接这一话题:

  一、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不论是幼教老师还是小学段老师,他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对正处在两个相邻近的教育阶段中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变化的研究。例如对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评价,幼儿园强调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小学强调一些简单的抽象思维。这种估计从整体上看是科学的,但从时间较短的某一具体衔接阶段看,过分强调就未必合适,因为这几种思维形式都可能参与孩子的思维活动。如果对这一点不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就容易脱离儿童实际,人为地拔高或降低儿童的发展水平,出现儿童心理上的"断层"现象.从具体工作环节来检查,主要是幼、小教育在作息时间安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途径、方法等方面悬殊大大,要求儿童爬的坡度太高,使儿童不得不去适应一种跳跃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问题二、两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街接的含义缺乏全面的理解。由于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学习,因而不自觉地缩小了衔接概念的范围,把衔接局限为甚至等同于知识上的准备和延伸,一味地强调读、写、算能力的训练。这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一观点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人的一种共同看法,给正常的衔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产生上述倾向的思想根源,主要是由于对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认识不足。阶段性是指每个教育阶段都有其独自的目标与任务,连续性则是指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教育工作中的阶段性连续性正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反映。衔接必须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处理衔接问题就应该坚持两性统一的原则,这是解决问题的关健所在。

  二、科学的应对幼小衔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在继续研究探讨和实践中,要清楚地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衔接是两个教育阶段共同的任务,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任务,也不是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看齐、靠拢。目前在衔接中存在的 "陡坡"应该由衔接的双方一起努力来消除,不能只注重一方的改革,忽略另一方的要求。第二、衔接不应片面追求在学科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衔接的重点应放在儿童自身发展的准备程度上,如儿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准备。如果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的街接上,放松对一般智力的培养。或者,即使注意了一般智力的培养,但不关心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都将妨碍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当然必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是需要的,但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或者没有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不合群、自负、自卑、过分紧张、拘谨等,都可能导致幼儿的健康发展。第三、衔接不应该影响教育阶段墓本任务的完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都有自己的活动特点和具体要求,幼儿园强调通过游戏和自然的生活环境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的体验,小学注重通过学科知识的传授,丰富儿童的间接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在幼小衔接过渡时,应在不影响各自基本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如何加强两个阶段的互相交叉和渗透,形成一个自然的过渡。目前,有的学前班不顾幼儿教育的自身特点,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这种刻意超前的教育方式,放弃基本素质训练的做法,不符合合理衔接的要求。

  为使幼小衔接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我建议小学低段老师能够常观摩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活动课,多看看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们的多元评价。同时,两阶段老师能够常坐在一起多沟通多交流。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