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合理开放的高低结构
高结构的课程方案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但却是内容密集而高控制的,因而不免具有机械和封闭化的倾向;低结构的课程是松散而自主的,具有开放而灵活的特点,但对于教师业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然,课程结构的高低属性只是相对而言的。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教材的编制与设计似乎表现出较以往更强调低结构的倾向。实际上,现有的幼儿园教材设计和编制都是试图在高低结构的两种倾向之间寻求适宜而合理的平衡。如果是基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实和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教材的实用性考虑,高结构的教材能够反映来自实践一线的教学经验,从活动的导入方式到教师在关键环节的提问语和指导语,再到活动结束的小结语等,可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较为实用的详细指导和可直接参照的操作范本。然而,若是本着以园为本、以幼儿发展实际为本的教研意识和课程理念,课程编制需要为课程创生留有足够的余地,以充分鼓励和倡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因时因地进行自主创新、自主探索和自主设计。当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幼儿园教材表现出在某些环节上为教师提供自主选择和决策的空间与机会的考虑,让其能够根据幼儿发展和幼儿园的实际,以及教师自我的经验和能力,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在课程改革与发展日益深化,且教师专业素质逐渐提升的今天,幼儿园教材的编排应当表现出对教师作为主动的课程选择者和创造者的尊重。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它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和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因此,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与设计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一项工作。
2.教案包含的内容及关注要点
活动名称:有童趣
活动目标:目标的表达以幼儿为主体;情感、技能、知识排序
活动准备:环境创设、材料准备、座位摆放等
活动过程:详细有序并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围绕重点来开展,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角色转换,难点的突破等
活动反思:活动前反思: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判断
反思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反思准备是否充分;反思过程是否合理;反思效果是否达成;反思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恰当。
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