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首先,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其次,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此外,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同时,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也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
最后,师幼互动决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和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育工作的评价重点考察哪方面?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基础上。
(2 )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就感。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学习。
3、《指南》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
答:《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4、在实施《指南》中我们教师应把握哪些问题?
答: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5、教育活动的内容的组织应注重什么?
答: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6、教师应怎样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答: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童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极等待现象。
(4)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7、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核心是什么?
答:正面教育的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幼儿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要求。
8、科学活动的核心是什么?
答: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9、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答:1、合目的性原则
2、基础性原则
3、价值性原则
4、发展适宜性原则
5、兴趣性原则
6、直接经验性原则
7、兼顾"均衡"与"优先"原则
10、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指哪些?
答:1、反思的策略预备技能
2、预期的策略预备技能
3、质疑的策略预备技能
4、假设的策略预备技能
五、教学活动设计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不同,正确区分。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各种图形、图形食物、图形场地、音乐、配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