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适宜性原则。
(3)保教结合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
第14题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从上到下,又称上下规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由粗到细,或是由大到小。
(4)由整体到分化。
(5)从无意到有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15题 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内涵。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主要有两方面:
(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克服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避免“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摆脱那种“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一切自由活动”的劳动状况。所以,“片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和对立,而“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的完成则有待于社会生产更高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
(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迫使个人奴隶般服从分工的状况已经消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也已不再存在的情况下,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和全面地发挥他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这种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应当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他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基础之上的。在深刻分析了生产力、分工、私有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后,马克思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个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片面性的消灭归根到底取决于旧的社会分工的消灭。这些结论对教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教育必须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总要求;其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分离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一次重大超越。
第16题 结合实际,谈一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主要蕴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要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民主、平等的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展开有益的活动。(4)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也可以理解为灵活性原则,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
以上四原则间的关系:主体性、整体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思想,参与性和高效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方法,四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第17题 姚诸悦、唐佳琪、丁星或三人自主结成合作小组,姚诸悦为组长。通过商量,三人决定搭游乐场中的旋转木马。
游戏开始,姚诸悦、唐佳琪、丁星或三人通过简短的商量决定要继续搭上次没完成的旋转木马。具体分工为:姚诸悦搭旋转木马的第二层,丁星或负责拿积木,唐佳琪负责搭夜间照明的灯。
姚:丁星或你去拿绿色和黄色的百变积木,等会我们要用的。
丁星或将积木拿来后就开始无事可做,直到教师介入。
唐佳琪不一会就把灯搭好了,东张西望了一会就开始用蓝色百变积木搭另外一样东西。师:姚诸悦、唐佳琪在搭什么呀?
姚:他说他要搭机器人,但这不是我让他搭的。
师:唐佳琪你搭的机器人是放在哪里的?有什么作用呢?
唐佳琪低头不语。
丁:我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是他自己搭着好玩的吧!
请你运用幼儿游戏活动的相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谈谈上述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