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状态。
2、适时抓住兴趣激励:许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
好奇心或者对某些事情特别有兴起,而且为了这些会充满热
情、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比如说阅读、玩玩具、观察某些
东西、甚至崇拜某人等等,我们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在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和兴趣前提下,适时引导和调整,也可以
培养起来一些良好习惯。还有些时候,就是让孩子接触或者
看到一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让孩子对于这些人产生敬佩
感,适时鼓励和引导孩子向以上中的偶像学习他们的好习
惯,也能从激励中培养起来孩子的好习惯。
3、做好基本规则引导:如果说以上两种方法和思路对
于家长要求较高的话,那么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针对孩子的个
性特点,有意识地做好基本规则。用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言
行,通过规则的坚持执行,慢慢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只是,许多家长不会做规则,或者做出来的规则不科
学,不能真正坚持实施或者根本就无法实施,这就要求我们
家长不断学习,了解孩子基本的成长中身心发展的基本规
律,按照规律去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规则,并且一定要
注意适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调整,使之更加可靠和有效,
同时要明白,孩子养成一个良好习惯的过程是漫长的,被动
执行期(依靠家长督促检查执行)至少是三周左右,过度执
行期(在家长提示下基本能够执行)至少应该在一个月以
上,主动适应期(不需要家长再提醒能够自觉执行)还要一
个月以上。只有孩子度过了主动适应期,才真正叫基本形成
了良好习惯。所以,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还要在
执行中不放弃大原则的下,体谅孩子的难处,做到以人为
本,适时宽容和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4、联合引导实践选择:对于一些很倔强的孩子,单方
面依靠家长正面引导是有一定困难。那么我们可以和家人,
和老师密切配合起来,形成统一要求,联合引导,让孩子的
行为得到约束和规范(比如说高效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还可以故意顺从孩子的不良做法,事先告知各种做法的后
果,以及孩子交面临和承担的责任(当然一定要联合起来真
正落实责任),然后放手让孩子去选择和实践,用事实来证
明哪些良好习惯是有好的结果,哪些不良习惯会带来不良后
果;都让孩子去体验,最后我们相信孩子会作出明智的选
择。
最后我想说: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
是一个伴随年龄特征不断增加的过程。本文只是谈了最基本
的良好习惯,不是全部习惯,我们想象的一下子就能够把所
有习惯都强加给孩子,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情,如果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拨苗助长,最后也许一个习惯
都培养不好。
另一方面我们不论制定什么规则,都一定是事先充分
征求和听取孩子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孩子个性特点和成长规
律产生的,不是单方面制定了事,也不是想当然的事情,规
则制定好后,还要在实践中善于总结和调整,所有规则都会
伴随孩子的成长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不能用死板的规则
要求不断变化的孩子,原则上就是适应孩子变化和发展的,
能够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就是最好的。
希望我们能够在家庭教育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为了孩
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思想品格作
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引导
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
长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应该争取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