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口一致点读
在阅读时应该让幼儿手口一致的进行点读。为了培养巩固孩子的这一技能,首先我选择较简单的儿歌进行阅读识字教学,我一边念儿歌让孩子们一边用手指点,当然不是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进行点,而是念到哪里就用手指划向哪里,为了更好的指导孩子们点读的技能,我就自己录制了一盘录音磁带,然后一边放录音一边让幼儿听并进行点读。这个习惯养成后,孩子们在阅读时也会认识一些新字,而且边听录音边跟着点读这样的形式,很受孩子喜欢,对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跟读,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更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和句型等。
由于幼儿行为的坚持性、自控性差,制定相宜的规则是限制不良阅读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促使孩子有目的、有意识,确保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制定阅读规则,要根据阅读环境和实际情况而定。如要保证阅览室安静,可在墙面上贴"静"、"请小声说话"等标语。并要求幼儿轻轻地走路、轻轻地拿放图书。若为避免拥挤,则应根据阅览室场地大小相应地限制人数。
为加强自控能力,可在每一次的活动前提出念读、默读的要求,帮助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我们制定了"一页一页在书角翻阅、不折叠、不在图书上涂画"等要求。还在阅览环境中提供剪刀、胶水、订书机、透明胶、白纸片等供幼儿修补图书的工具,这样就能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书籍的良好行为。综上所述,制定规则,不仅便于教师指导和管理,还能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践中,我认为作为"幼小衔接"重要内容的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循序渐进,只要教师增强训练意识,实事求是,讲究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幼儿的阅读兴趣 、方法和习惯便能得到训练,阅读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结 论
幼儿识字教育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固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幼儿毕竟和成人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内部结构及其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图形"来识记的,当这一组汉字拆开分散到其它陌生的字中他们全然不知。相当一部分识字来自于幼儿对图形字体的无意记忆,如何正确加以引导,让幼儿识字教育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使其最终为幼儿早期阅读进行有益引导,这一切还需要更多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