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知道打击乐器的名称;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能用自然协调的动作进行演奏;了解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与演奏方式的关系。
2、根据作品简单配器。
根据音乐作品选配乐器,确定演奏方式;根据音乐作品选配合适的节奏型;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3、理解指挥手势语汇。
知道准备、开始、结束等手势语汇;知道指挥手势是如何表现打击乐演奏中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的变化;能够进行简单指挥,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4、合作演奏打击乐。演奏时能注意倾听整体效果;能配合其他声部共同演奏。
三、打击乐教学活动基本模式(案例:在钟表店里)
1、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出主题。
2、感知、熟悉音乐或进行简单的节奏活动。
了解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性质、拍子)、乐句,感知音乐固定节奏。
3、模仿学习或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利用变通总谱,让幼儿明确演奏的乐器和节奏,并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奏。
(1)为乐曲配器。通过探索选择与音乐形象声音相符的乐器。
(2)为不同乐器设计演奏节奏型。
(3)分声部练习。(先徒手再拿乐器演奏)
4、尝试合作演奏
(1)看图谱演奏。
(2)教师指挥跟音乐合奏。
(3)请幼儿担任指挥者,并指导其指挥演奏。
(4)幼儿相互交换乐器演奏(乐器放在原处,幼儿交换位置)。
5、改编配器方案演奏。
部分改变乐器、节奏型或合作演奏方式。
注意点:
o遵循基本规律:先徒手后乐器;先分组再合奏。
o在选择乐器、节奏、确定演奏方案时应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o注重打击乐活动规则的培养,指导幼儿正确打击乐器的方法以及看指挥的习惯。
例:在钟表店里
1、欣赏音乐,展开想象(通过猜猜可能去什么商店?表达对音乐的感觉)
2、根据钟表的声音特点为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
(听辨有几句乐句,自主探索选择乐器制定演奏方案)
3、配乐演奏
(看图谱徒手演奏,再用乐器合作演奏后,变化乐器进行演奏)
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及歌表演 。
一、韵律活动教育目标
小班:
1、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如动物模仿、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和有简单舞蹈动作的活动,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3、基本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随之变换动作。能用上肢、下肢
等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
4、能自己想出简单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体验韵律活动中表达、创造
和交流的快乐。
中班:
1、愿意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或由基本动作组成的简单律动。
2、继续学习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3、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难度等,有节奏地自由
动作。
4、继续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
大班:
1、乐意随音乐节奏尝试按自己想象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及简单的舞蹈
动作。
2、进一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
动。
3、能较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
等。
4、尝试为歌曲或音乐配上动作,喜欢自发跟随音乐进行简单地自由舞蹈。
5、进一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二、韵律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核心经验:
1、运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能够做出拍手、点头等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动作;
能够观察生活,做出鸟飞、鱼游等模仿动作;
能够做出带有表演性质的简单舞蹈动作。
2、跟随音乐做动作,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结构等做动作。
3、运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感受。
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地创编动作;
能够用动作表现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
4、与他人合作进行韵律活动。
能够与他人配合,共同进行动作表演;
在进行韵律活动时,能和他人共享空间。
三、韵律活动基本模式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