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的管理(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3月27日 15:47:24

  二、建立良好的午睡常规,提高午睡质量。

  首先,我们教师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睡前入厕工作。平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个别幼儿因睡前玩得开心而忘了小便,午睡后不到两、三分钟就叫:"老师,我要小便。"而其他一些顽皮的也就跟着凑热闹:"老师,我也要小便。""我也要小便"……,结果,影响了整个班的睡眠。因此,我们在午睡前10分钟,做好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的工作,清除生理对午睡的干扰。对个别不想或不愿者,教师作好细心观察,及时督促。其次,要引导幼儿以正确的睡姿安静入睡。仔细观察,幼儿的睡眠姿势千姿百态:有张着口打呼噜的;有像小狗似趴着睡的;有蒙着头睡的;有四脚朝天睡的……。因此,我们把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列为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关键。通过故事、图片让幼儿直接观察错误的睡眠姿势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有不良习惯的幼儿或难入睡的幼儿,我会把他们安排在容易关注的位置,我还会跟他们说悄悄话,轻轻地抚摩他们的小脑袋或小手,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好让他们轻松入睡。对于个别睡姿不正确的幼儿我会及时提醒和纠正,或等他入睡后,再轻轻的将他抱回来,尽可能的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三、加强午睡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幼儿睡下后,我们教师要多观察、多巡视,随时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细心观察幼儿的举动。孩子身体不适或生病时常会反映在睡眠上,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如:幼儿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滞、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预示着孩子发病了;个别孩子好动好奇,不知深浅,常常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常会乘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个别孩子睡着后常会踢被子等。因此,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对于个别睡前开水喝得多的幼儿或个别患有尿频症者,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对个别孩子加以观察,耐心地督促,在一定的时间轻轻地提醒他,共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在幼儿午睡期间,教师要做到不在午睡室打瞌睡、不串岗、不聊天,要走路轻、说话轻,保持一个安静祥和的午睡环境,使幼儿睡得安稳。

  四、争取家长配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光靠幼儿园是不够的,还需要争取家长的配合。有的幼儿在午睡时有一些不良行为,有很多都跟家长的育儿方法、态度有关,比如:家长在家逗弄幼儿,使得幼儿神经兴奋,不愿午睡,而家长图省事就会迁就幼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生活无规律,如班上的徐佳磊小朋友,在家从不午睡。再如:当家长发现幼儿有对某种物品依恋时,为了让幼儿安静、尽快入睡,就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养成其恋物成癖的习惯,像班上的王乐乐小朋友,喜欢拿着手帕入睡。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睡觉,但一回到家里,要么不肯睡,要么要成人陪着睡,这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如班上的崔振宇小朋友,在幼儿园能自觉睡午觉,在家里就要家长陪着睡午觉,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为此,我们主动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又耐心地和孩子谈话、讲道理,还通过奖励苹果娃娃、五角星等小礼物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欲望。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孩子终于克服了所存在的不良习惯。

  总之,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形成,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而且,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也是幼儿拥有良好体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努力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