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减少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消极等待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5月24日 10:54:00 

  在活动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吃点心的时候,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慢,快的孩子常常无所事事满教室乱逛,或者是几个男孩子三三两两学着电视里机器人战斗的样子玩着游戏,无聊之极的坐在位子上发呆,而老师也常常是管了这边管不了那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削弱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也容易发生危险。但是等待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也应该正视消极等待,努力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情感、个性、智能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提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那么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消极等待现象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避免呢?

  一、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原因分析

  俗话说“治病除根”,“根”就是引发“病”原因,消除幼儿消极等待现象必须先找到其发生原因。那么关于幼儿消极等待现象产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一)教师方面

  教师对活动材料投放不足导致幼儿消极等待。材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材料又是幼儿表现、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柱,很多集体教学活动要依靠材料来达成教学目标,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知识的获得。如:如果能多投放几个轮胎,让幼儿的小组成员数变成4—5个,那他们等待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活动效果会更好。

  教师对所有幼儿的统一要求造成了消极等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个体的差异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带来消极等待现象。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的幼儿绘画能力强,很快就画完了画,来交给教师。但有的幼儿这方面能力较差或动作慢,就经常拖时间,这时有的教师就让画完的幼儿坐在座位上,等没画完的幼儿一起进入活动的下一环节。这样就产生了消极等待。在数学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思维敏捷和反应偏缓的幼儿,他们在操作和理解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此时消极等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能造成幼儿消极等待。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熟悉程度制约着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时间,如果不熟悉也就是教师没有预设,往往导致环节脱节、教师语言的重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消极等待。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若没能有效、科学地安排每一个过渡环节,会导致环节过渡的不流畅、不紧凑,从而导致消极等待出现。如在绘画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经常让先完成的幼儿在一边等,等全部画好再一起讲评。

  班级偶发事件的出现导致消极等待的发生。我们知道,幼儿园里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随时发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但同时突发事件又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上多一些教育机智,把握、处理好当事人与其他无关幼儿的关系,这样既解决了紧急出现的状况,又不会造成其他幼儿的消极等待。

  (二)幼儿方面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幼儿发展的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实践都不会相同,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品质也都是不相同的。但更多时候幼儿之间做事速度快慢而引发的幼儿消极等待现象常常被教师忽视。

  二、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消解策略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来改善、克服和消解幼儿消极等待现象,这就需要多方面协调一致、通力配合,从制度到政策,从观念到行动,全面入手,一致努力,让幼儿消极等待现象有一个崭新的改观。笔者针对幼儿消极等待发生的各方面原因,结合观察案例,针对幼儿消极等待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消解策略:

  (一)增强教师责任感,减少消极等待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 它应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中专业态度包括三个方面:职业意识与信念、对儿童的爱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幼儿尚不懂得有效利用时间,如果教师不引导幼儿充实有效地利用在园时间的话,幼儿就会毫无目的、碌碌无为地打发完时间,对这种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是不会察觉的。如教师临时备课、准备作业本上的作业任务,把幼儿弃之不顾,十几个幼儿在说笑打闹中打发了时间。假如换做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具有良好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师,那些幼儿就不会一直无所事事地等待了。所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对幼儿教师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使他们能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并切实实施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幼儿都负起高度责任感。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责任感增强了,教育效果和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才会提高,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才会减少。

  (二)增加幼儿自主活动,减少消极等待

  在喝水、入厕等环节中,教师不必统一要求所有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干同样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分散活动。比如,午休起床后,幼儿穿衣速度不同,起床有快有慢,女孩需要梳头,男孩不需要梳头,有的幼儿需要入厕,有的则不需要,面对这样一群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需求的幼儿,让他们自主自由选择岂不更好。如果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教室里会是另一番景象:有的幼儿在喝水,有的在穿衣,有的在吃点心,有的搭建积木,有的在梳头,有的在愣神,有的在帮着教师整理床铺——也许看起来有一些乱糟糟的,幼儿们做什么的都有,但是,却是乱而有序,幼儿各取所需,各有所忙。手工做完比较快的幼儿,教师可以吩咐他们自主选择想做的活动,为了便于幼儿选择,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不同的区域,摆放不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多一些选择,多一些创新,少一些无目的乱跑、嬉戏打闹。教师不整齐划一统一要求,幼儿自由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就会慢慢减少叽叽喳喳、乱跑乱闹的消极等待。

胎教音乐
  • 日常生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