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饮食4个注意 宝宝肠胃健康有保障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1月16日 09:46:28 

  从中医经验来看,很多慢性病都和 肠胃 的问题有关,所以 妈咪 一定要保证宝宝食品的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那么 妈咪 应该怎样保证宝宝干净的饮食呢?

节假饮食4个注意 宝宝肠胃健康有保障

  1、 妈咪 每次为宝宝准备食物或者喂食前,一定要洗手,保证指甲的清洁。

  2、家中的餐具一定要严格消毒。

  3、保证食物远离携带病菌的苍蝇和昆虫。

  4、总是将肉类、鱼、海鲜、家禽煮到十分熟以杀灭有害细菌。

  5、彻底重新加热固体和液体食物。对于固体食物,应加热到食物的中心。对于液体食物,应煮到沸腾。

  6、如果可能,总是喂食新鲜的食物。避免食物放置的时间过长,尤在室温下。应将食物放入冰箱以减缓细菌的繁殖速度。

  7、放入冰箱的食物应该总是加盖封藏。

  8、 宝宝吃 剩的任何食物都应该扔掉。食物上已经沾了口水,所以会很快滋生细菌。

  注意二:小心便秘

  便秘是肠道健康的最大威胁,是最容易引起肠道垃圾堆积的。宝宝便秘后容易引起腹胀,自然食欲也就会下降很多。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能保护好 肠胃 呢?所以, 妈咪 如果发现宝宝有便秘症状,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合理的饮食是治疗宝宝便秘最好的“药”。

  宝宝便秘, 妈咪 不妨为宝宝准备一些润肠食品,如海带、苹果、草莓、番薯、黑木耳等。除此之外,一些含高纤维素的食物也能有效帮助宝宝润肠通便,如菠菜、白菜、油菜、芹菜。当然,五谷杂粮也是帮助宝宝通便的一大利器,玉米、大麦、荞麦等五谷杂粮营养丰富,宝宝一定要多吃。下面,小编就为各位靓妈推荐2款治疗宝宝便秘的食谱:

  杏仁羹:

  原料: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前三种食材洗净、去皮、打碎、和匀,加入少量蜂蜜,加适量水,煮沸即可。

  香蕉芝麻粥:

  原料:去皮香蕉100克,炒芝麻30克,糯米2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香蕉切丁,糯米漂洗浸泡待用。在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糯米,小火煮至糯米开花,加香蕉丁、炒芝麻一并熬成粥,稍凉后,加入少量蜂蜜即可。

  当然,宝宝便秘, 妈咪 们可不能一个劲的想着为宝宝寻找通便食品,某些食物在宝宝便秘期间是不能吃的, 妈咪 要小心了。比如糖、柿子、高粱、糯米、高蛋白或高钙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减少胃肠道的蠕动,加重宝宝病情。

  注意三:口腔要卫生

  成人的唾液中有上千种不同的细菌,这都是一点一点慢慢累积下来的结果,所以在成人体内已经形成一个平衡的状态。但是对 肠胃 还比较洁净的孩子来说,如果接受这么多的细菌,很容易造成感染。所以,要格外注意宝宝口腔的卫生,避免给弱小的 肠胃 带来负担。

  要保证宝宝的口腔卫生, 妈咪 一定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应该注意3点:

  1、 妈咪 不要咬碎食物喂养宝宝,不要共用餐具,也不要用嘴吹孩子的牛奶、菜汤,从而截断变形链球菌的传播途径。

  2、叮嘱宝宝饭后和睡前刷牙,特别是睡前,因为睡觉时咀嚼、语言等活动停止,唾液分泌减少,不刷牙细菌更容易繁殖。

  3、合理调整食物结构,多吃谷类,保证鱼、肉、蛋、奶、豆类、蔬菜和水果,吃好早餐,保证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合理。少吃甜食、零食,三餐之间和临睡前不吃甜食,吃完甜食要立即漱口。

  很多 妈咪 一定想不到,某些食物居然可以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小编就给各位 妈咪 介绍以下神奇食物。

  大蒜、葱、姜:这些食物能够有效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繁殖。

  鸭梨:饭后吃些鲜梨,可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海鱼:海鱼中含有氟,氟可以通过抑制细菌中的酶来阻碍细菌生长。

  大枣:大枣中含有乌苏酸和夹竹桃酸。这两种成分能控制蛀齿菌产生酶,不破坏口腔菌的菌系平衡。

  动物内脏:这些内脏含有丰富的铁和锌,铁和锌能抑制细菌产酸,因而也有护齿作用。

  注意四:不吃生冷食物

  生的动物性食物,是人体另一个细菌感染的来源,容易造成宝宝腹泻。除此之外,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的脾胃。

  1、不给 宝宝吃 生鱼片、半生不熟的牛羊肉、醉虾、醉蟹、不熟的蜗牛或田螺、黄泥螺等。

  2、冷饮和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不能给 宝宝吃 ,因为宝宝太小,肠道还未发育完全,抵抗力也不是很高。

  3、在日常烹饪食物的时候, 妈咪 一定要保证食物已经熟透,特别是海鲜等肉类。

  其实, 妈咪 为宝宝挑选食物,应该以温热的食品为主,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做法都非常适合宝宝的 肠胃 。

  如果糊涂的 妈咪 不小心导致宝宝腹泻,一定要赶紧治疗,以免给宝宝的 肠胃 带来更多的伤害。小编这就为靓妈们推荐2款适合腹泻宝宝的食谱:

胎教音乐
  • 饮食禁忌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