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母支招 多动不是孩子的错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20:41:04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同时,仅仅依靠教师和家长的感觉,是很难区分性格当中的“好动”和属于心理健康疾病的“多动症”。

  因此,在没有经过专业医生诊断之前,请成年人不要擅自给孩子“贴标签”,譬如老师经常在同学面前批评他有“多动症”、家长在家里稍不耐烦就怒斥孩子是“多动症”,这类语言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和逆反。

  记者专门请浙江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杨茹莱进行了相关解答。

  关注孩子三大特征

  “多动症”的医学名称叫“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它有三个特征: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度;三是冲动行为或破坏性行为障碍。

  从临床看,男孩一般以“活动过多”症状为主,而且这是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女孩子则以“注意缺陷”表现为主,比如一只小鸟飞过、操场上其他人的活动等都会让她分散注意力。

  由于进入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的成绩,所以去医院初诊的以学龄儿童为多。

  许多国家对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进行过调查,一般认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多发生在学龄儿童,而且现在有增多的趋势。

  各个发育期的症状

  据杨茹莱介绍,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不作定性诊断,因为孩子年龄太小,许多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有一些普遍症状仅供家长参考:

  婴儿期:不安宁,易激怒,过分哭闹,行为不规则变化。

  幼儿期:大多数儿童在2~3岁时就显得与其他儿童不同,家长常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学龄前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静坐,好发脾气、缺乏自控能力。

  学龄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行为具有攻击性,好冲动,与同伴相处困难,自我形象不好。

  中学时期:接受教育能力迟钝,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动力,情绪易波动,对刺激反应过强。

  成年时期:注意力容易转移,好冲动,情感易爆发,工作不能胜任,缺乏理想与毅力,事业上难有进步。

  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多动症”病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心理社会因素。如严重的家庭不和、经济条件差、父母犯罪、寄养等因素,会导致患儿的心理认知及社会心理障碍。一些早期母爱被剥夺的儿童就容易出现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和不受小朋友欢迎等情况。

  脑损伤。部分多动症患儿可以发现有脑部的轻微改变,可以有窒息、难产、低体重等病史。

  铅中毒。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会造成孩子的铅中毒,并由此让儿童产生多动症状。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就划等号。

  锌缺乏。孩子在食物中缺少锌的摄入,也会导致多动症。

  食品添加剂。目前,在许多儿童食品中,没有严格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控制,如果儿童长期摄入不良添加剂,则会影响其发育。

  专家诊断要“综合测评”

  在判断孩子是“爱动”还是“多动”的问题上,家长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性格内向,因此孩子稍有顽皮,就被家长认为是多动;相反,有的家长忍耐程度高,又很溺爱孩子,所以即使孩子非常“多动”,仍被认为是“活泼”。

  副主任医师杨茹莱介绍,科学的检查方法要包括这些步骤:首先医生观察孩子的表现,会有一个经验性的评估;其次是请孩子、家长和教师来完成不同的问卷,获得更多的信息;然后才会有选择地做脑电图、CT或者验血查铅含量或其他微量元素等。

  对于确诊的患儿,需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用药,药物是治疗儿童多动性很有效的方

  • 感统失调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