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经验交流材料(提要)(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38:26 

业化成长服务、为幼儿的快乐与发展服务。

改变行政管理方式 在区域内扎实推进《纲要》的落实
北京市西城区教委

  一、管理模式从重视精品园到重视普通园
  以前,教育科研项目绝大部分设在有研究基础的市立幼儿园。这种管理是重视精品忽视基础建设的管理。而落实《纲要》不是单纯指导一个实验园所的事情,而是通过研究,推进区域整体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依法行政的内容。所以,确定了办园规模、水平、举办类型都不相同的9个园所作为区级《纲要》试点园,通过点上研究面上推广的方式推进全区幼儿园落实《纲要》。
  二、多头部门管理从各自为政到走向合作
  幼儿园的上级管理部门比较多,条块分割、各自的要求不同,不利于幼儿园整体上去贯彻落实《纲要》。幼儿园在深入研究保教工作时出现了执行标准上的困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通过管理部门联席研究工作制度,主动与多个管理部门就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纲要》在幼儿园各项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尽量使其他工作理念统一到《纲要》指导思想上来。
  三、园所质量考核从重视检查结果到重视过程视导
  验收考核主体变考核小组人员单方面参与实施定性评价到吸收幼儿园各岗实践人员多方共同参与进行过程评价,立足于为幼儿园办园现状进行会诊,找出幼儿园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引领幼儿园发展。
新的验收考核程序是:(1)考核人员与园管理者同看实践。(2)考核人员与园管理者同看管理材料。(3)增加全体考核人员与幼儿园实践人员的对话交流会诊环节。(4)反馈方式变告知为建议,并向幼儿园举办者和管理者当面反馈。并提供适合该园管理最近发展区的其他园所作为学习榜样,促进园所之间的日常实践交流。考核验收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幼儿园深入落实《纲要》的积极性。
  四、教师评优推先活动从重视个人专业发展到重视群体专业发展
  竞赛活动并不是为了推出几个名优秀教师,评选目的应该是将评选过程成为引发幼儿园继续认真研究贯彻《纲要》的契机,使评选过程成为所有教师们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和群体诊断,找出努力方向,以促进教师个人和群体的有效专业发展。
  区第五届“春华杯”评选有了新的做法。(1)初赛:全园教师相互观摩,推荐出本园参加街道片组的复赛人员。(2)复赛:每园派一名保教管理人员作评选代表,自始至终参加协作片复赛教师的半日评优全过程,推荐出本组参加全区决赛的各园教师。(3)决赛:除了专家评委,每个幼儿园都派出一名管理者和一名教师做群众评委,在台下与台上的选手互动,研讨点评。这样的竞赛方式已经成为我区的一种全员参与的大教研培训活动。组织过程不仅使评比真实可信,而且使得学习资源丰富而共享,理解《纲要》理念生动而深入。其结果是调动了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扎扎实实落实《纲要》的意识。
  五、研究机制从重视实验项目研究到重视日常研究
  行政管理就是要从教师工作切入,研究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环节是什么?要提供教师专业化能力逐步形成的大环境。
  (一)构建实验项目的学习型组织
  实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实验小组四层学习共同体研究机制,解决横纵交流的有效沟通,形成新型研究文化。第一层为专家和区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第二层为区行政人员、教研人员以及9个实验园。第三层为9个实验园自愿组合的3个研究小组。第四层为幼儿园内部自己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共同研究,使经验得到分享,管理与教育行为及时得到改善。
  (二)构建日常工作中的区域学习型组织
  如何把项目研究经验变为日常推进《纲要》落实的方式呢?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