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经验交流材料(提要)(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38:26 

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朝阳区将家园合作看作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基于朝阳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区域内家长类型多元化、家长需求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将家园合作教育看作大教育观的体现。同时,家园合作教育也是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这些,要求幼儿园必须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导各方力量,使之支持、放大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影响。
  朝阳区的家园合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的配合,而是两个同样肩负着人生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几年的实践证明,家园合作可以使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同时,家园合作使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使幼儿获得了安全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家园合作开发了多方幼儿教育的资源,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并最终归根结底地落实在促进幼儿的发展上。
  几年的实践,我们有这样几点感悟:
  1.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孩子,有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孩子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合作"中,应该持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必须真心实意地把家长视为自己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伙伴,视为儿童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的主角。
  3.合作的情感,是合作行为的动力和基础。而这种情感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儿童的关爱,对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尊重,对工作的负责态度。这些必将会换来家长的信任,并进而发展成为合作伙伴之间的亲密感情。
  4.沟通是家园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体现尊重,换来理解和支持。沟通有多种方式,家长会、“家园联系册”、请家长参与课程决策和教育过程、为儿童建立活动“档案”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有效的沟通首先是心与心的交流,它不取决于形式,而取决于真情。
  5.家长既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只要我们出于教育儿童的目的,本着尊重、理解、平等、互惠、协商、自愿的原则,而不是一味要求、利用,以致引起家长的反感,家长是会满足幼儿园的教育需要,积极支持我们工作的。
  6.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多重意义。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不能强求,而应是吸引,以孩子为中介的吸引。孩子是联系家庭和幼儿园的纽带。孩子的情感最能感染家长。只要我们的教育真正把孩子们发动起来,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在其中了。
  7.家园合作是国际幼儿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教育家长实际上就是教育幼儿。

网络联动 协调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一、现状与起点
  (一)幼儿园量大面广、基础薄弱
  (二)幼教管理和指导力量明显不足
  市、区县幼教干部和教研员的配备意味着广大幼儿园很难得到专业指导上的支持。
  (三)来自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
  家长、社会对《纲要》不了解;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对幼儿园质量管理和指导的力度不大,工作方式相对滞后等。
  (四)幼儿园需要的支持
  100%的区县和幼儿园迫切要求得到具体的专业指导。
  二、思路与目标
  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调整并确立了“行政保障、教研指导,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问题驱动、网络联动,以点带面、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