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机构,参与基层幼儿园教研活动,分析教师文案资料和幼儿活动,将教研的注意力回归真实、自然的平常时刻,带动基层教师注重日常实践工作的点滴积累等等,以此推进幼儿园的发展。
二、立足“开放式研究”,凸显“窗口”效益
实施《纲要》的过程是全区每所幼儿园、每位教师提高的过程,我区幼儿园较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纲要》推进中我们充分发挥实验园、课改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调点与面的互动研究,全过程开放试点情况,在区域内营造全员参与、立足实践、敢于探索、互相学习、专家引领的研究氛围。
三、坚持行动研究,聚焦教育实践
近十年来,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如何使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国《纲要》实施总课题组提出“回归教育的基本元素”的研究思路,促使我们反思以往的教育研究与改革,提醒我们实施课程改革还必须考虑教师的需求,以通过研究促进教师行为的改变,从而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坚持行动研究,聚焦教育实践,是区域性推进《纲要》实施的重要策略。
四、教研为本,培养师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土壤,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策略,在《纲要》实施过程中,我们在五所一级幼儿园成立了区幼儿园教研组建设基地,率先在基地开展教研组建设的研究,每学期向面上作交流和展示,并通过举办教研组长研修班来提高、辐射基地建设和研究成果,让全区各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分批参加研修班的学习。
区域性推进“纲要”实施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们愿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研究,促使每一所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在贯彻《纲要》中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
促进我市幼教质量的提高
天津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室
作为市级教研部门肩负着引领我市教师全面落实《纲要》的责任。针对目前幼教工作现状和教师在贯彻《纲要》中的需求和困难,确立整体工作思路,即: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的,以专题研究和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为途径,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县教研员、幼儿园业务园长和教师三支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主要做法是:
一、以专题研究引路,为贯彻《纲要》提供典型经验
1.将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途径,明确了核心价值,探索了适宜的指导策略
将探索不同区域的教育价值、幼儿发展线索和教师指导策略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积木、角色、阅读、美工等区域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初步取得成效。
2.将教师作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出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引导教师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从而使获得的经验不断内化。通过进行“我们也来搭积木”、“制作不倒玩具”等活动探索出换位体验、预操作、案例分析等培训方式,促使教师深入地研究教育内容,研究儿童,研究教育策略,为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提供依据。
二、以培训推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1.针对不同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确立培训重点
为促进区县教研员、业务园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确立不同的培训重点。组织区县教研员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观摩研讨、评选、点评等活动,提高其分析和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组织业务园长通过开展实践研讨、参与式培训、专题讲座等,提高其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的能力;为提高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在市区以发挥教研员、业务园长的引领作用为主要途径,通过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