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弃旧浴巾的玥玥(恋物行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3:40:23 


  玥玥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正所谓人如其名: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犹如两颗黑宝石嵌在深邃的夜空中。甜美的笑容让人时刻感到阳光的温暖与月光的轻柔。在园,不管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喜欢和她一起做游戏,而她也一向与大家相处得格外的融洽与友好。但我们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睡午觉时玥玥总喜欢将一条又破又旧的浴巾放在鼻子前嗅个不停,边闻边说:“好香啊!”过了不久,她就很快地进入了梦乡。前不久,我们老师以不卫生为由,请她的父母将这条又破又旧的浴巾带回家后,她就拒绝在园睡觉了。在多次的劝说无效后,她的奶奶妥协了,答应每天午餐后来接她回家。于是,我们的玥玥一到午餐后就开始显得烦躁不安,两只漂亮的大眼睛就会四处搜索奶奶的身影,等着奶奶早点接她回去。这对于开朗的玥玥来说有点反常,原因出在哪里呢?经过与其家长的交流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玥玥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决定和她分房睡,把她单独安排在主卧隔壁的一个房间里。白天父母上班,跟孩子接触的时间少,晚上除了吃饭看电视之外也很少有亲密的行为,这样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使孩子缺少亲情的“滋养”,于是玥玥就将感情转移方向,将自己接触最多的浴巾作为了自己的“亲密伙伴”,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睡觉。几年来,不论玥玥到爷爷奶奶那儿还是到外公外婆家,甚至是跟着父母到外地旅行,旧浴巾一直都是她首选的、第一重要的东西,必须把它紧紧地抱在怀里,甚至用鼻子深深地嗅一会儿才能安静下来。如果发现她的旧浴巾没带,她一定会烦躁不安、乱发脾气的,即使到了床上也是迟迟无法入睡。于是,在幼儿园睡觉便成了玥玥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学校里不能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出门在外,只要一离开那条旧浴巾,她就睡不好觉,就会烦躁不安。由此可见,我们的玥玥已经产生较为严重的恋物行为了。

  所谓的儿童的“恋物行为”就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某一个事物产生过分依赖,导致孩子以它作为自己喜怒哀乐的核心。它表现为孩子一旦离开某一样陪贯了的东西就会出现忐忑不安的行为,虽然有轻有重,但大抵是因为安全感匮乏造成的。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日益强调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而往往忽略了亲情的互动式享受,有“恋物癖”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知道,轻微的恋物行为对于那些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和愉快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宣泄,它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得到快乐和安全,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就会产生严重的恋物行为,它会使孩子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由意外导致无法复原的话,孩子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的考验,发展下去重者会形成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性格。

  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老师与玥玥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坚持让玥玥在园睡午觉。为了让玥玥有个心理缓和期,我们暂时同意她继续将旧浴巾带到幼儿园,于是,便有了下面的镜头:

  镜头一: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们纷纷地进入午睡室,开始整理衣物准备睡觉了。这时,玥玥怀里抱着那条旧浴巾,神情愉悦地嗅着它,边闻边自言自语地地说:“真香啊!”“是嘛,让我也闻闻。”我轻轻地走到她床边,也学着她的样子,做出深呼吸的样子,但我做出了与她截然不同的表情说:“奇怪,我怎么闻不出香味来?要不,我让其他小朋友帮我闻闻看,行吗?”当其他小朋友也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