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闻不出香味时,玥玥的眼神里马上流露出了失落的表情。见状,我轻轻地拥抱了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部和头部,说:“玥玥,你现在是不是很不高兴啊?”她点了点头。“我们大家都闻不出香味,只有你一个人闻出来,说明你非常喜欢它,是吗?”她使劲地点了点头。“那你希不希望更好地照顾它呢?”她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你每天都要午睡休息,你看,它陪你那么长时间了它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今天中午,等你睡着了就让它在旁边也休息休息,可以吗?”她又点头答应了,于是,我们两人拉勾约定好了。在睡午觉时,我们格外地留意她,等她一睡着,我们就迅速地抽掉了旧浴巾。这时,她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下,当我再次轻拍她,并用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她时,她又很快地睡着了。在往后的几天,一直持续这个状态。
孩子之所以出现恋物行为,是因为她缺乏安全感,儿童教育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行为”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么要逐步戒除幼儿的“恋物行为”也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争取为孩子创设一个开放式的环境。拥抱和拍抚并不仅仅是奖赏,拥抱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当她感到不安时,我们可以多拥抱她,以解“皮肤饥饿”。作为大人,我们不要批评、不要取笑她的这种行为,因为她只是做了她喜欢的“事”,她并不“坏”也不“怪”。即使这种行为会反复,这不要紧,我们要始终相信她会慢慢改正的。
镜头二:
又到睡午觉的时候了,玥玥躲在床上,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就是不愿睡觉。“玥玥,你怎么了?”(其实我们事先已经和家长说好了,今天开始不再给她带那条旧浴巾了)“奶奶今天没给我带浴巾,我睡不着。”她垂下眼睑说道。“没关系,我们的玥玥是最棒的小朋友,没有浴巾也能睡得很好的,老师相信你。”她对我的话语没有作出回应。“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想听什么故事?”(玥玥一直都很喜欢听故事)“我想听美人鱼的故事,行吗?”她充满渴望地请求。“行,没问题。”我边拍着她的后背,边轻轻地讲着她喜欢的故事,慢慢地,玥玥睡着了。在没有旧浴巾的这几个星期里,玥玥就在我的故事声中甜甜地睡着了。
对于有“恋物行为”的孩子来说,要她脱离一贯依恋的物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就算让她独处一室,她要做好睡前安抚工作。很多的孩子都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或成人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给她讲讲美妙的童话,给她唱唱好听的歌谣,轻拍她的身体,等孩子睡着了再离开,她就比较容易对成瘾的物品脱瘾。
镜头三:
“老师,这是我的新朋友,猜猜它是谁?”玥玥怀里抱着一样东西神秘地问我。“对不起,我猜不出来。”看,哦,原来是一本《格林童话选》。“妈妈每天睡觉前都要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可好听了,我现在会讲好几个了。”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便请她为班上的小朋友讲一个,她欣然答应了。当同伴的掌声响起时,她羞涩地低下头,不过,她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与兴奋。从那以后,许多小朋友都自发要玥玥讲故事,而她也不会拒绝,慢慢地,她的脸上出现了更多的笑容,每天与同伴都有说不完的话语,睡觉前也是和同伴有说有笑的,她的性格开朗了许多,对旧浴巾的依恋也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她完全忘记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