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环境创设起着显性和隐性的教育作用。以环境为中介,提供幼儿自由选择的区域环境,寻找实现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可行性途径,能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索。
案例一:
在教室外的阳台上搭建成建筑角,提供地毯、各种材料的积木、有塑料、木头材料和自然物的罐子、盒子、纸棒。教室的一角区域提供有关水果、昆虫的图片。幼儿百科全书、水果、昆虫书籍的阅读角,洋溢着宁静的书香气。探索角内有幼儿带来的实物:各种各样颜色的水果、小昆虫,老师提供放大镜、颜料、玩色用的针筒、杯子,自制的统计本。教室的大环境上,配合正在实施的“在秋天里”教育主题,贴满了孩子们自发生成的素材,有小小蚂蚁、蜘蛛。各种材料制成的苹果、犁、菠萝。有幼儿经过探索后对问题作出的归类、解答……。
案例二:
“秋天的水果”活动主题,在水果展中,孩子带来了水果实物图片,老师以赞赏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参观水果展,陈浩钦说:“水果店里的水果很多,老师我们一起去参观水果店好吗?”“老师带我们一起去吧!”看到幼儿都想去水果店的愿望如此强烈,于是我就毅然答应和孩子们参观幼儿园邻近的一个水果店。“老师,枣子是水果吗?它怎么也在水果店里买,?”在参观的时候,幼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章学小朋友说:“我家有一本书,里面都是水果图片,明天我带来”。第二天,章学把她的水果书拿来了,他们几个和我一起仔细地看了起来,没多久,我们找到了答案,知道枣子是属于干果类的,这个问题解答出来后,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分析:
1、 从案例的过程反映出教育目标要求具有层次性:允许幼儿依据各自需要选取自己活动任务,以达到符合各自发展水平的目的要求,内容材料具有丰富性:老师提供多种类的内容或多样的操作材料,引导了幼儿依据意愿进行选择。
2、 教师具有宽容的教育态度:教育者以平等的姿态走进儿童世界,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幼儿言行,多鼓励、多允许、少限制、少指责。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各类活动中,合理安排集体、小组、个别教育活动式样,让每个幼儿有充分探索互动的空间。
3、 在收集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去发现,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幼儿积极探索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经过区域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发现的能力都加强了,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学会自主、学会自信、学会探索。幼儿的各种能力被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