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蛇引发的讨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53:56 


  观察实录:

  最近我们在研究动物,小朋友对动物的兴趣非常的高,有一次,我们对蛇进行了研究“蛇能吞下比自己大的动物吗?” 然而我们班的小朋友对这个是不能满足的,于是又引发了什么蛇是有毒的,什么蛇是没有毒的,熊新宇好奇地问:“那被毒蛇咬了一口怎么办呀?”

  辉辉说:“快点跑到医院去”

  昊昊“因为血在流动的,你跑的越快,毒也跑的越快的。”

  “那我该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又对这个展开了讨论。

  泽泽说:“那我坐在地上,等人来救我”

  涛涛说:“也可以用个吸管把毒给吸出来”

  康康:“如果爸爸妈妈在,就叫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医院,但是车子要开平稳的路”

  “马上用跟绳子把自己的手扎紧,然后去医院”

  ……

  行为分析:

  1、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非常的高,而且能大胆的提问质疑。

  2、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各种创作潜能非常高。

  3、  幼儿不仅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空间里,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他们是环境中的人,他们力图去理解周围的世界,并进行不断的分析以寻求获得其规律,想象力非常的丰富。

  4、在现今二期课改理念的熏陶下,作为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在活动中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见解,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然后和孩子一起来寻求答案,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

  教养支持:

  1、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并产生想要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实质状态。在上述活动中,幼儿围绕“蛇”展开了一系列的丰富想象与探索。

  2、在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的开放性活动,积极有效的互动能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导致新的主题的产生。

  3、当以教师预设为主的主题产生时,可以是启发式的互动,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4、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发出的各种互动信号,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共同推进主题的深入。


上一篇:帮个忙,好吗?
下一篇:我的家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