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与老师合作收集香烟盒,鼓励幼儿参与的意识,逐步激发小班幼儿收集材料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劳动。
一直以来,我都在让孩子收集材料,但孩子们不说忘记了就是说我家里没有,带来的材料也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孩子们没有兴趣。而这一次,孩子很快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香烟盒,说明孩子对这次活动很有兴趣,在情感上对“俄罗斯方块”产生了期待。这让我想起了新纲要上的一句话:任何活动都要从孩子的情感出发。
材料收集好了,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观察香烟盒,启发幼儿发现香烟盒的不同之处,知道有的软的、有的是硬的、有的是扁的等等。并根据游戏尝试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材料。
首先我把香烟盒分放在幼儿的面前,让他们自由地去玩一玩。孩子玩得可高兴了,有的排、有的搭、有的垒等等。突然,朱若彤大声喊到:老师,我的香烟盒坏了。我一看,她拿的是一个软包装的香烟盒,轻轻一捏就扁了。我趁机让大家都来分析:“为什么她的香烟盒这么快就扁了。”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是她用的劲太大了”;有的说:“是她不小心”;还有的说:“她不爱惜东西”。朱若彤一听就急了:“我没有,我没有,我是好好玩的”。这时我请大家找一找到底有几种香烟盒,将它们分分类。孩子们这才发现原来香烟也是有不同的。很快大家分出:软包装的、硬包装的、扁的等等。我又问他们:“如果我们要用香烟来做玩具,你们觉得应该选什么样的香烟盒呢?”孩子们纷纷说:“要硬的,硬的不容易坏。”还有的说:“不要扁的,扁的和别的香烟盒不一样。”于是我找来几个大纸盒,分给每组一个,请他们将可以用来做玩具的找出来,放在一起。很快,孩子们就找出了许多可以用的香烟盒。虽然大家忙得满头大汗,但孩子们都很高兴。
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让他们尝试对材料进行分类。孩子完成得很好,能准确地说出材料的不同之处,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对材料的选择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大部分孩子都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