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促进孤独症儿童情绪稳定的作用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26:00 


  一.引言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表现异常,一般轻度者没理由的笑个不停,有的时候没理由的哭个不停,无目的地跑跳不停、严重的情绪问题一般有:攻击行为(如打人、咬人、踢人)、自我伤害(如撞头、挖眼睛、抓头发、咬东西)、干扰他人(如尖叫、敲打),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稍有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他们极度的焦躁不安,尖叫……(如坐车都必须在固定的站下,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车,都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缺陷困扰着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影响着自闭症儿童与人的交往,干扰着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针对这些现象,教育的早期介入对于减轻患儿症状,改善他们的情绪状况,从而促进他们情绪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稳定的情绪是开展孤独症儿童一切教育、训练的起点与基础,因为他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的关键,同时,选择最适应他们的教育训练策略与方法,也是促进其发展关键所在。

  开展有效的教育训练,我认为,在教育训练中作为教师只能起辅助、训导、帮助的作用,而绝不可能去代替孤独症儿童或强加于他,首先,要尊重孤独症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体现人性化教育的原则。一切儿童的教育都应注意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使他们不觉得训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折磨。

  音乐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学科为一体,我就利用音乐对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来教育、训练或矫正生理缺陷,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尝试用音乐疗法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促进孤独症儿童情绪的稳定。

  二.依据

  1.音乐是孤独症儿童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因此,音乐也就自然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可以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

  2.音乐对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也具有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

  3.安全而多元的感官刺激——Temple Grandin博士研究后,指出音乐是自闭症儿童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激外,音乐多重感官的特性,可以协助他们加强专注力和记忆力。音乐内蕴藏着重复的结构,歌词及旋律、节奏都是经常重复的段落。可提高幼儿重复学习的兴趣。

  三.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翔翔,性别:男;出生:99年4月。

  1.临床表现:孩子出生后由保姆带领,2周岁后,发现翔翔没有言语行为,不合群多动不安,脾气暴躁。翔翔是个个性暴躁的孩子,一不顺他的意,他就大发雷霆,又哭又闹的,有时乱扔积木、拍打自己的头,甚至用手抓老师、用牙咬老师、用脚来踢老师,以此来宣泄内心的紧张、焦虑与愤怒等消极情绪。

  2.相关资料:2001年5月被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诊断为孤独症,程度:中度缺陷。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家长曾请家庭教师进行个别训练,收效甚微。于2001年6月正式入园。

  在翔翔入园后,我要对翔翔进行初次的评估,我利用音乐能涉及到多种情景功能,适当地选择了一些音乐来评估翔翔各方面的表现:如情绪的稳定性、情感体验、听指令、与同伴的交往、运动能力等。(乐曲有:《我有小手》、《在哪里?》、《动动小脚》、《火车开来了》等)

  3.教育初次评估结果:

  (1)听到音乐表现:

  * 情绪会相对稳定

  * 不愿做模仿动作

  * 引导翔翔做模仿动作,翔翔经常拒绝。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