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弟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18:15 


父母的困惑:

自打二岁的弟弟来到了艳艳家,艳艳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弟弟的到来,使他变得不听话了,“六一”儿童节到了,爸爸、妈妈请假带她和弟弟一起去公园游玩,大热的天,艳艳想吃冷饮,却不让妈妈给弟弟也买一份,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十分不高兴地说:“妈妈是我的,我不要弟弟”。弄得爸爸、妈妈好为难,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三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嫉妒心,难道孩子的嫉妒心理是天生的吗?

分析:

嫉妒是人的一种情感,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三至四岁,一般都会有一点嫉妨心,从小娇生惯养和倍爱宠爱的孩子,其嫉妒心理会更重一些。三岁的艳艳已有了自我意识,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艳艳是万般宠爱集于一身,现在多出了个弟弟来与之分享,她的心理不平衡了;这种失衡和失落,又没有及时引起家长的足够认识和重视,没有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艳艳较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这种情感偏差的心境中,就产生了一种压抑、痛苦的情感,而这种情感逐渐就发展成了排他性的嫉妒心理。

方法:

嫉妒的艳艳,正处于幼儿心理的过敏期,在这心理过敏期中,其一,家人对待两个人孩子的态度一定要平等、公平。家长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做在前面,不要让她有遭排斥和被忽视的感觉。如奶奶在喂弟弟吃饭前,先对艳艳说:“艳艳现在是做姐姐的了,比弟弟能干,会自己吃饭,来,吃给弟弟看看,让弟弟向你学习。”奶奶喂弟弟吃饭时,不要离艳艳很远,可让她坐在边上自己吃,在吃的过程中,奶奶也可以不时的帮她一把,给她夹夹菜、喂喂汤,并用语言对她进行鼓励和赞扬,这样艳艳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就会乐意自己吃饭,并会越吃越有劲。

其二,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亲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关系,要学会“人人相爱,互亲互爱”,要有宽广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容纳他人的精神和互相谦让的作风。在平时的共同生活中,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其多与弟弟接触,摸摸弟弟的小手、小脚、小脸蛋、逗弟弟玩和弟弟说说话,感受弟弟的可爱,有意培养她和弟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她对弟弟产生接纳,友好的情感。当她表现出爱护弟弟,接纳弟弟的行为时,如:她将自己的现具给弟弟玩,有好吃的东西分给弟弟尝尝时,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清除孩子事事计较,心胸狭隘的不良心理。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及友爱和谐的与人交往的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

其三,在心理过敏期中,对艳艳的缺点,家长千万不要作过分的训斥和批评,特别是不要在弟弟的面前批评她、指责她,因为这样的做法只能起强化负面的作用,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合理的要求,家长也应适当的予以满足,这可以平衡其失衡的心理,能起到“脱敏”的作用。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