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托班集体活动的认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49:10 


  提到托班集体活动,有人会认为,托班并不适合进行集体教学,原因是一般而言,严密结构和一定程序的集体教学属于规则性活动,而托班孩子处于没有自主意识,不会自我控制的阶段,其活动大多数是自发性行为,所以托班应当奉行个别化的教育原则,但是根据我一年来带托班的经验,我觉得托班孩子进行个别化教学固然适合,但随着年龄的递增,集体教学也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集体活动有助于托班幼儿群体意识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2-3岁孩子开始有了初步的群体意识,在群体中他们开始注意他人,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言语,而集体教学活动恰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使他们在8-10分钟的集体活动中逐渐理解“大家”、“共同”、“一起”这些概念,逐渐形成简单的规则意识。

  其次,托班集体活动的形式具有无意学习的效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因此他们的学习也更多地具有无意性。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使孩子们在情景活动中、在群体互动中,在幼儿的无意学习(活动)中,在小群体情绪的相互感染中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并通过反复模仿、呼应、感染、强化,逐渐获得自己的经验。

  下面我想结合一个案例介绍来谈谈自己对托班集体活动的认识。

  一天,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分组活动:“小猫抓老鼠”。活动一开始我就戴上了小猫的头饰,我问孩子:"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孩子们争着说:"猫妈妈,猫妈妈...""那你们就是我的小猫宝宝了。”于是我便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和规则:"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小猫抓老鼠”。等会儿请小猫宝宝到草地上去抓一只白色的老鼠,老鼠抓到后就马上跑到妈妈这里来。行吗?”"孩子都说"好"。于是我帮幼儿带好头饰,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一轰而去,让我没有料到的是,孩子们只顾着拿撒在地上的老鼠,全然把我刚才交代的游戏规则忘了个精光。他们有的拿的是黑色的老鼠,有的拿了一堆老鼠,还有许多孩子在那里兜圈子,十分茫然不知所措,似乎根本不知道要干嘛。只有个别几个孩子还记得抓一只白色的老鼠回到了我的身边。不管猫妈妈怎么提醒,孩子们依然毫无反应。本来我还想组织第二次游戏的,再去抓一只黑色的老鼠,由于孩子们不能静心根据要求进行游戏,加上我反复提醒要求,孩子们表现出茫然的神情,似乎对再次游戏兴趣也不高了。于是我就匆匆结束了活动。

  应该说这个活动的内容也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教师也准备了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材料,可为什么孩子们不听从规则、兴趣不高,还乱做一团呢?我思考着。

  孩子们都喜欢游戏,托班幼儿更是如此,可以说托班孩子就是通过游戏来认识自我,了解未知和形成经验。然而,托班孩子参与游戏有着和其它年龄段不一样的特点,我想:不了解托班孩子教学活动的特点也许就是我这次活动失败的首要原因。经过反思和总结我认为托班班集体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1、托班集体活动应该有强烈的情景性

  因为此时的孩子对游戏自主活动能力很弱,依赖于成人所引发的假想情景中,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适宜的材料,用教师自身的夸张语言.表情.动作来引发来诱导孩子进入游戏的情景中,充分调动托班孩子们积极性,让孩子感受游戏中获得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各方面的发展。

  2、托班集体活动应该有高度的整合性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