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18:45:28 

糖果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假如有人请你的4岁小孩做出这样一项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儿,如果等这位哥哥回来,可以拿到两块糖;如果不愿意等待,可以马上拿到一块糖。想一想,你的孩子将会如何应对?这的确是一个足以考验孩子内心灵魂的两难情境,象征冲动与自控、欲望与自制、即时满足与延缓满足之间的永恒难题。这个试验很能看出孩子的克制情绪、抑制冲动的基本能力,甚至可以略窥孩子的人生走向。
  实际上,早在1960年,心理学家米卡尔就进行了这个糖果试验,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有些孩子的确能够等待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中的十几分钟一定非常漫长。这些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的闭上眼睛,避免看见十分诱人的糖果;有的将脑袋埋入手臂之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让自己努力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块糖果。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拿走了糖果。

  十几年后,两种孩子在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克制型的孩子显得社会适应力较强,较为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面前,不易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够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能和小时候一样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而冲动型的孩子约有三分之一缺乏这种特质,反倒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例如,怯于与人接触,固执而优柔寡断,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者惊惶失措,容易怀疑别人以及对别人感到不满,容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制即时得到满足的冲动。

  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了一次评估,结果表明4岁时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更为优异。根据孩子父母的评估,这些孩子学习能力较好,无论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专注、制定并实践计划、学习动机都比较好。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高,等待最久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610分、数学652分;而最迫不及待取走糖果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524分、数学528分。两组孩子总分差距多达210分。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糖果试验而已,我们千万不要过于迷信它对孩子未来能力与成就的预测力,人的能力与成就毕竟还受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糖果试验只是反映了人在童年时期的一个小小行为,但随着人的成长,这种小小的行为却慢慢演变为人在方方面面的情感和社会能力之一部分。人在一生中,许多大大小小的成就,甚至包括减肥、坚持跑步等等,都取决于抑制冲动的能力。有些孩子早在4岁时就深谙这一道理,能够根据情况做出判断:抑制冲动才是最有利的。并且努力设法将注意力从眼前的诱惑转移开,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纵观古往今来乃至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他们往往就具有这样的特质:抑制冲动,以达到某种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建立事业、学好英语、解决一道数学难题、成为著名的运动选手。多少奥运冠军们逢年过节正当他人访亲拜友、远足旅游的时候,刻苦练功、汗流浃背,心中想念的是那奥运金牌的耀眼、领奖台上的无限荣光。那些著书立说或者考托福者,每当周末黄昏时分,别人在看电视、打扑克、

  • 情商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