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社会交往规范教育(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30日 19:21:12 

养成问候的习惯。

  (2) 从小事入手诱导孩子学会问候

  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到邻居家借东西或送东西的机会,让孩子经常接触一些人,使他感到与人交往是愉快的,消除他(她)内心的“怕生”心理。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先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地孩子就会主动去做,久而久之就会用明朗的声音向人问候了。另外还应注意交往中忠诚守信、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关心集体等品德的培养。

  (3) 影响儿童交往的因素

  ① 交往语言素养 交往的效果可能好,也可能差,这取决于儿童们之间的依赖和相互理解的程度,取决于是否采用最通俗易懂,对方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及相互关系的能力。当交往用口头语言时,交际素养表现为善于表述自己的思想和倾听别人的讲话,表现为富有同情心、能产生共鸣。列宁曾指出:“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恰当、准确,富有表现力而又明白易懂得的语言,便意味着能取得相互理解。否则,就很难顺利沟通双方的思想和感情。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儿童在学习语言方面下功夫,达到语言交流畅通。这是社会交往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 道德修养 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的儿童与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儿童在交往中的表现明显不同。前者说话文明礼貌,待人接物处理得当,且诚实、正直、善良,对集体和他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很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而后者待人接物表现较差,交往中处处为自己考虑,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易“合群”。因此,加强儿童的道德规范教育,对积极开展健康的交往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③ 个人生活态度 如果儿童开朗、活泼、乐观,就有利于与别人交往;反之,与别人的交往就会遇到困难,并且常常也不愿与别人交往。因此,父母要重视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④ 父母个性及父母与周围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 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靠学习、模仿得来的,学习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及父母与处于同一生活区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热情开朗,善于交际,并经常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与周围人相处也很好,耳濡目染,儿童就会逐渐养成与人们交往的习惯,也比较容易与人相处。

  相反,如果父母性格孤僻,不会交际,与周围人们很少来往,就必然使儿童失去其它家庭常有的大量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及时锻炼,一旦与生人接触,就会显得不自在。久而久之,心理形成一种自卑感,从而失去交往的兴趣和勇气,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 同伴交往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