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比如她吹牛时我们都不理她,转移话题等等,慢慢的她就不怎么在我们面前吹牛了。这样我也就放心让雅子和她继续交往下去了。但是如果这个孩子不能改变她的坏习惯,我会和雅子认真地、反复地谈,不让雅子再和她来往。但是对这个孩子我们一般不会表现出任何不满,这不是虚伪,而是我们尊重别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小泉麻衣
观点二:交给老师去处理
我平常不太干涉孩子们的交往,但我也会非常仔细地观察他们。如果我发现最近孩子交的朋友有不良的品质问题,对我的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我也不会直接和孩子说,一般是通过学校“个别父母会”的方式反映给老师。日本幼儿园和小学校的老师工作都非常细致,她们会做许多工作改变那个孩子不良的习惯。如果我还不希望他们交往,那她们会努力改变孩子们的交往现状。——高桥里子
趣味点评
也许是日本全职妈妈很多的缘故,日本妈妈是世界上和孩子亲情纽带最为紧密的妈妈。不经意中她们对人对事的全部观点就被孩子全盘接受了,所以她们很容易和孩子结成同盟。她们不去和那个不喜欢的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只默默地采用“背后攻势”解决问题。日本对基础教育的充分重视和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细致的工作作风也使妈妈们完全可以信赖。这点真令我们羡慕。
美国妈妈
观点一:定好规矩,违者出局
我儿子五岁时和一个叫托尼的小孩成了好朋友,但是不久我就发现儿子和他学了不少脏话,我先是找了这个孩子的父亲谈了这个问题,但是发现这根本不奏效。于是我和儿子商量只要他们在一起就到我家里来玩,我每次准备的很多吃的东西、丰富的玩具和好看的动画片都使托尼很喜欢来我家,然后我规定在我家谁也不许说脏字,并告诉他如果违反了规定就再也不能来玩了。这一招很有用,托尼后来在外边也很少说脏话了,儿子也摆脱了这一不好的影响。——艾琳
观点二:用爱心改变“坏孩子”
玛丽有很多朋友,她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在她邀请她的朋友来我家时,我发现有一个叫杰西卡的女孩总是很霸道、不讲理,比如我给她们每人一份的零食,她总是要从别人那儿再抢来一些,而且还有一次为了抢玩具把玛丽推倒。我内心不愿意她再来找女儿玩,但是玛丽说喜欢她的直率和坦诚让我决定不制止她们来往。经过了解我得知杰西卡兄弟姐妹很多,她在家里不太受重视。后来我每次见到她时都会和她聊天,还托女儿专门给她带一些小点心到学校。慢慢我发现她来我们家不再那么霸道了,很客气,而且喜欢帮我干这干那,甚至有一次羞涩地问:“我能喊你一声妈妈吗?”——普丽西拉
观点三:以我为榜样,给孩子标准
前不久,儿子结交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女孩子海伦,儿子觉得和这个大孩子在一起玩视野一下开阔了。可我却了解到这孩子有抽烟、说谎等很不好的行为。我专门请儿子到咖啡厅谈了一个下午,告诉他妈妈从来都不吸烟,也从不说谎,希望他也能这样。还告诉他海伦的哪些行为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