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交往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10月21日 10:34:36 

  初生儿童是完全没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这时儿童几乎完全受冲动和欲望的影响,因此很难长时间进行同一种活动,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更不能抑制自己去等待那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大约3-4岁以后,儿童才逐渐发展起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根据哈特的观点,个体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对价值的内化和技能的获得。

  所谓价值的内化,是指个体赞同和认可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所赞同的价值观,并认为根据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是有价值的。如儿童根据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要求,认识到控制冲动行为、对所遇挫折不进行攻击性反应是正确的。成人对儿童的价值文化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小学以后,同伴交往的日益增多,同伴交往逐渐成为促进儿童对社会价值观内化的重要因素。

  技能的获得是指个体按照已经内化的行为标准,掌握控制自己行为的技能的过程。个体完成了社会价值观的内化并不等于掌握了相应的自我控制的技能。社会交往是儿童自我控制技能能获得的重要途径。在与成人、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观察和模仿他人如何进行自我控制,不良的自控行为不被人接受或引起不良的后果,并在交往情景中不断练习自我控制技能等等。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是水平关系,水平关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儿童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

  总之,同伴交往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 同伴交往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