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阶段,“同伴交往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儿童在复杂游戏中的能力和水平与同伴认可有着尤为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如果儿童能与同伴有更多协商行为、能够扮演更多的角色,他们通常都能更好地为同伴所接纳。而且,在先学前后期,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越多,在学前期受到同伴的认可就越多。角色游戏,特别是复杂的角色游戏,在童年早期的社会性活动中有很大的价值。合作型的复杂角色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或是简单的社会游戏等),因为儿童在其中使用了假装技巧和想像,并且在游戏中模仿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因而更有利于儿童交往技能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水平游戏的儿童会被老师和成人评价为有社交能力、能积极地表现自己、合群、好交际和具有亲社会性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儿童角色游戏的水平:1.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2.鼓励儿童参与游戏;3.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4.针对目标,略作示范。如果“不受欢迎”儿童能够经常参与角色游戏,那么他们就能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正如VivianPaley说的,“游戏来自友谊而友谊也来自游戏,同伴关系在两种方式中都起作用,而且作用一样大”。
(五)教育儿童对同伴表示积极的情感
情感质量也是衡量儿童同伴认可程度和社交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比不受欢迎和不被喜爱的儿童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感,而常常表现消极情感的儿童则更少受同伴的欢迎、更不被喜爱。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情感的个体差异在2--6岁期间都是很稳定的,而且直接影响着儿童在以后的发展时期中社交能力的提高。先学前期积极情感缺乏的儿童在学前期常被教师评价为漠不关心、优柔寡断或胆小怕事;而在学前期表现出更多积极情感的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往往也表现出更强的交往能力。
对同伴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儿童,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亲身示范,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