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可是回到北京休假,她自己有一间房,也不肯独睡,就是怕做恶梦。
翩翩真的多梦,几乎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和我说梦,梦到的东西稀奇古怪,有的情节复杂得像一篇小说,也不知是她编的还是真的梦到了。当然不全是恶梦,大多是比较中性的,但偶尔会做恶梦。她每晚最怕的就是做恶梦,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也分析过:是不是因为爸爸长期不在身边,与别的孩子相比,她缺乏安全感?是因为书看得太多,情节拥塞在脑子里,以她的年龄难以消化?是睡得太晚?
据说孩子梦多,大脑在睡眠中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是睡眠质量不高的表现,久而久之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真有这么严重吗?夜里观察翩翩,却觉得她睡得挺熟的,并没有躁动不安的感觉,只很偶尔有梦话。
一到晚上翩翩的胆子好像出奇地小,像有黑暗恐惧症。在白天,她胆子挺大,干什么都行,有点冒险的事儿也不含糊,但到了晚上,特别是这一段儿,简直像个小毛头了。我问她究竟为什么?她第一回答永远是怕做恶梦,再问,她说怕窗户。我开玩笑说,那咱们把卧室的窗户堵上,她反对说那不永远黑洞洞的,更可怕了。我索性开了窗帘让她看,外面安静详和,什么也没有,但她还是害怕。真拿她没办法。请张教授帮我分析一下,她这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办法吗?
翩翩妈:谈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你好。想象力和逻辑能力。情感与理智一直是几千年讨论的大问题。儒学讲中庸之道,二者都不可太偏。想象力与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认知理性的支撑。如果缺乏支撑,可能就会带来问题。像有的妈妈回忆自己小的时候想象力很丰富,读书很多,但缺乏一定认知力的支撑,就给自己的心理留下阴影。虽然母亲并没有给孩子一个使他感到恐惧的环境,但是孩子在接受电视、电影、读物时也会给自己虚拟出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更多是他想象出来,虽然是虚拟的,同样是一个不好的环境。成人对虚拟的和现实都分不清楚,何况孩子。所以给孩子的读物一定要选择。经典读物一定要读,非经典读物适可而止。孩子的读物是要孩子在知识、理解力、想象力、语言能力、理性,特别是优秀思想的接受方面逐级而上,而不能主要是娱乐。老在一个层次上停留,就不会有进步。活到老,学到老,天下知识的精华是学不完。我们看到太多的人是老在一个层次上停留。每天要给孩子的学习安排全面一些。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可以学习下棋。做一些逻辑方面的游戏。学习一些科学知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学习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理性能力。不要让孩子更多的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老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想象。中国人的逻辑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善于去证明和证伪的能力很差。现在的小学到大学都是这样。美国的小学生要求做简单的科学实验,要求孩子自己去做、观察,中国的学校做不到。中国人的逻辑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在我们的教育进行改革。学习数理化知识是学习科学,但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能力、实证的方法是比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有一百多年,中国学生学习的数理化知识要比西方学生要深得多。大学的教育也是这样,只注重学习科学知识。而科学思维能力、实证的方法、思想才是科学的精髓。中国很多硕士、博士毕业也不清楚什么是科学,他们认为对的、合理的就是科学。很多人懂技术,但不一定懂科学。
想象力要更多的往科学方面引导,孩子将来会有很大的创造力。从小给孩子打下很好古汉语文学的基础,孩子的想象力才会有很深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坚实的理性支撑。有的人也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他老是往"旁门左道"上偏,或者想象的问题很浅薄,或者不具备理性的支撑。特别是不具备理性支撑的丰富想象力的人,个别人可能会有成绩,但其结果不一定会好,比如三毛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