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每班设有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定期更换内容,做好日常的家园联系工作,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15、每学期教师按要求上好公开课或研讨课,坚持参加培训和自学相结合,进行专业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期中、期末,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情况测查,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评估,全面总结,及时反馈,并要求教师写出阶段反思小结。
六、幼儿园游戏活动管理1、认真落实《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和《园本课程》中设计的各类游戏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地域特点和园本特色的游戏。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并经常更换游戏材料。
3、室内游戏要以区角游戏和活动范围较小的游戏为主,鼓励幼儿自制游戏材料和一物多用、以物代物。
4、按相关规定创设各种区角,并有计划的让幼儿每天进区角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1.5小时。
5、室外游戏要组织有序,确保幼儿安全,集体游戏时间不宜太长,动静交替,以免幼儿过度兴奋、疲劳。
6、教师要注重提高游戏活动的指导水平,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教师是游戏的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七、幼儿园环境管理1、幼儿园应根据《纲要》中的要求,为幼儿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园舍环境,做到美化、绿化、净化、科学化、教育化、儿童化、趣味化,使幼儿园成为花园和乐园。
2、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身布局结构特点,认真设计装饰墙面和设置区角,做到因地制宜、主题鲜明、设计新颖、材料丰富、富有创新,积极创设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主动获取有效经验的物化环境。
3、幼儿园室外环境创设要科学合理,要求既有绿化区又有活动区,活动区面积要达到人均2平方米以上,地面硬化或铺假草皮,大型玩具下要有保护设施,做到既安全又卫生。
4、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符合幼儿的欣赏和活动需求:墙面1米以下是幼儿操作区,提供桌、凳、材料等操作用具;墙面1-2米是幼儿作品展示区;墙面2米以上是精品欣赏区。
5、每班配备足够用的开放式的玩具橱,玩具材料适宜并分类摆放,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玩具橱高度应在100-115厘米之间。
6、活动室内外应设置一定的区角,可根据空间位置灵活安排,每班一般不少于3-4个,区角内应提供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索、创作活动的废旧物品、半成品,操作材料不得少于10种,每种材料数量应能满足全班幼儿共同操作需要。
7、幼儿活动区不放细小、锐利、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不用玻璃制品;自然区角内不放带刺有毒的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月季花等。
8、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特别要吸引幼儿动手动脑,并让环境与幼儿互动,使环境起到教育作用,切忌一劳永逸,要根据主题、季节和节日的变化创设动态的环境,更换环境布置。
9、在创设物质环境的同时,要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园内工作人员人际关系和谐,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幼儿和家长,尊重幼儿人格,赏识关爱每一个幼儿,形成民主、宽松、温馨、和谐的氛围。
10、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人人守时守信,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园风和团队精神,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八、幼儿园操活动管理1、幼儿园每天必须安排不少于30分钟(从开始到结束)的早操或午间操,根据需要也可安排两操,寄宿制幼儿园应安排晚间操。
2、幼儿园做操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经常更换,并针对不同年龄班的特点在内容安排上有所不同,每班幼儿每学期必须学会一套新的体操,体现自己的园本特色,一般要求既有徒手操又有轻器械操,既有体操又有走跑运动,既有国家规定的幼儿体操又有其它形式的音乐操。
3、幼儿园要为各班划分好相对固定的户外做操区域,区域面积应保证满足幼儿实际人数的需要,避免互相冲撞,影响活动质量和幼儿安全。
4、做操活动时每班至少有两位教师组织,要求在班内整好队后有秩序地带到本班区域,并教育幼儿遵守纪律,明确上下楼的常规要求,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走单排,不拥挤,不打闹,不喧哗等,在特殊区域做操的,如楼顶,要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更具体的安全要求。
5、两位带操教师一前一后认真带操,要求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动作规范,姿态优美,要对幼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与幼儿眼神和动作的互动交流,帮助纠正幼儿动作。
6、教师要理解尊重每一位幼儿,保证幼儿参加活动的权利,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器械(自制),不推搡、不训斥、不拉扯幼儿,注意观察幼儿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引起意外事故。
九、幼儿园户外活动管理1、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