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 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0月10日 08:48:31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能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和社会交往技能,特别重要的使获得语言技能;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境。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二) 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 杜威的实用主义 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  行为主义心理学。
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 )。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4、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1)运用价值:
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
(2)局限:
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 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
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2、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