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教案(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1月26日 21:14:38

  客观现实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常能显示出一种区别于成人文学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2.情感:

  生活并非始终都是甜蜜的,让幼儿在审美过程中适度感受一些生命的苦涩是必要而有益的,但不应毫无节制,而应以不损害幼儿文学欢快明朗的整体色调为原则。

  3.传达技巧:

  幼儿文学创作者须掌握传达技巧,即具有足够的传达他对客观世界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题材:

  要广泛多样,且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创新。

  2.主题:

  幼儿文学的主题要单一、浅显、鲜明、健康,主题要先行,同时又要防止"主题先行"。

  3.情节:

  一定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同时要单纯、生动,最后还要紧凑、完整。

  4.结构:

  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就是条理清楚。

  5.形象:

  文学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生活,故其形象必须是具体生动的,使听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6.语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全部内容赖以显现的载体。故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具有浅显性、音乐性、形象性、动作性和情感性。

  三、幼儿文学的改编: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一般要求是:

  "吃透两头,生发中间"。

  即谨慎选择原作,把握原作精髓,合乎情理地扩展情节和细节,把成人化的语言改变成幼儿文学的语言等。

  第     5     至     8     课时

  第二章  儿     歌

  教学目的:

  使学生最大程度地了解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儿歌的特征和特殊艺术形式

  教法、教具准备:

  1.讲练、思考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4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儿歌概况:

  1.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

  儿歌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主要的流传方式是口耳相授的代代相传。

  2.儿歌的主要功能:

  ①陶冶性情:听赏念唱音韵和谐的儿歌是幼儿的天然需要。

  ②开启心智:

  ③训练语言:念唱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儿歌的特征:

  1.篇幅短小,内容单纯。

  2.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3.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4.闪烁着天机活泼的幼儿情趣。

  总之,儿歌的动听的韵律、浅显的语言、风趣的内容、口语化的风格,充满孩童纯真的感情和丰富奇妙的想象,表现孩子眼中的现实世界和心中的幻想世界。

  三、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1.分类:

  儿歌按不同的标准可作如下分类:

  来源:民间流传、作家创作。

  内容:生活儿歌、知识儿歌。

  结构格式: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节奏:二拍、三拍、四拍、杂拍等。

  年龄:母歌、儿戏。

  2.常见的几种特殊艺术形式:

  ①摇篮曲:催眠曲,摇篮歌,古称抚儿歌。

  ②数数歌:培养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

  ③问答歌:问答调、对歌。

  ④连锁调: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

  ⑤谜语歌:以歌谣形式作谜面的谜语。

  ⑥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

  ⑦颠倒歌:错了歌、古怪歌或滑稽歌。

  ⑧字头歌:是一种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的儿歌。常见的有"子"字歌、"头"字歌和"儿"字歌等。

  四、给学生布置儿歌诵读练习。

  第       9      至       12       课时

  第三章   幼    儿    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幼儿诗。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诗的特征和分类

  教法、教具准备:

  1.讲练、思考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4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诗概况:

  1.概念:幼儿诗是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2.幼儿诗和儿歌的不同之处:

  节奏、韵律:

  语言:

  题材:

  表现手法: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幼儿诗:

  ①我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

  ②洋溢着真情美感的幼儿诗,是幼儿精神的营养品。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