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观察记录:“花样翻绳”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0日 22:21:24

  活动背景:

  1、表格记录以其便于分析、解读、整理与展示的特点渐渐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究形式之一,它通过各种感官活动与思维运动,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表征化,凸显幼儿的能力水平与个性色彩,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评价幼儿,更有针对性地预设活动,更灵活地拓展主题。

  2、翻绳游戏以其简朴、易懂、易学、易传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各种各样的绳子在自由活动中兴致勃勃的进行花样翻绳。我们发现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与局限,幼儿带来的绳子多数不适合进行花样翻绳,(如:有的幼儿用毛线或彩带等没有弹性的绳子进行翻绳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决定尝试以表格记录为主要形式开展"花样翻绳"主题活动。

  案 例 进 程

  活动一、选择花样翻绳的绳子

  材料准备:

  本次活动的材料是家长提供的,幼儿带来的绳子种类多(塑料绳、橡皮筋、松紧带、毛线、呢绒绳、电话线、彩带、包装带玻璃丝等)其中有的不能用来翻绳。

  活动方法:

  为了让孩子自己判断哪条绳子适合翻绳,我们设计了表格1,将幼儿带来的绳子标上数字,让幼儿用每一条绳子翻一翻、想一想、记一记,从操作中判断哪一种绳子适合进行花样翻绳。让孩子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获得直接的经验。

  观察与分析:

  活动中发现,幼儿已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能从15条绳子中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力强的幼儿如婉祺、于辰能从直觉进行判断。他们拿到较硬的绳子时,直接肯定的说:"这不用试了!肯定不好翻!"彦君一拿起电话线就说:"这条肯定难翻,没弹性。"振强拿到塑料绳马上说:"这条不好打结!" 于辰小朋友翻完每一条绳子后,都将绳子高高举起:"这是9号绳子,谁要?""7号绳子在哪里?"这种语言传达的方法使她加快了记录的速度,振强和志炜也用同样的方法较快完成记录。

  当幼儿发现手中的绳子好翻时,会高兴地请同伴一起玩花样。梓聘和苏楠采取两人合作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进行判断,玩得很开心。

  发现问题:

  由于能力的差别,有的幼儿速度快,他们在操作中没有按照绳子数字的顺序,拿到哪一条就先翻那一条,节省了许多时间;有的幼儿速度慢,他们在操作中,按照绳子数字的顺序,花了许多时间找绳子。

  支持策略: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交流、互动学习。

  活动感悟:幼儿非常喜欢表格记录,他们之间出现了自主合作的现象。使我们对表格记录的活动方式充满信心。

  活动推进:对表格1的统计

  活动方法:合作统计。

  幼儿以三人一组对表1进行统计,分别统计每条绳子认为好翻的幼儿有几个、认为不好翻的幼儿有几个。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幼儿认为好翻的绳子是哪几种。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判断、记录掌握初步的统计能力。

  观察与分析:

  幼儿能自主分配任务:一人承担点数打"√"的数量,一人承担点数打"×"的数量,一人承担记录的任务。分工明确,较顺利完成记录任务。活动之间会相互提醒,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记住,你数的是打√的数量""别记错了,打×的是7不是1"。出乎意料的是幼儿统计的准确性,在6组幼儿中,只有婉祺这组幼儿出现一点小差错。

  活动感悟:在统计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凸显出指导的作用,他们会认真热情地提醒能力差的幼儿,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使同伴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教师在活动中应多提倡幼儿之间"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方式。

  活动二、翻绳花样的探究

  材料准备:投放适宜的绳子。表格3、4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