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关注争吵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2月23日 16:17:37

  一、        主题内涵:

  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常常会为了一些小事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争吵历来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幼儿争吵,常常被成人视为一种影响友好关系,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害的交往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幼儿争吵现象十分烦心,我们一怕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二怕影响幼儿的品德发展,三怕造成幼儿间互相伤害,引发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所以幼儿一旦争吵,教师们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其实争吵在幼儿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儿童心理学上也把这种现象称为“冲突”。一般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式。幼儿间的争吵也有其两面性,对于幼儿来说,并非都是坏事,有价值的争吵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而作为教师在争吵发生后应该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注幼儿的争吵,理性的分析孩子的争吵,在争吵中发现并抓住教育契机,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幼儿,甚至惩罚幼儿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案例一:

  晨间活动时,诚诚和小妤在玩积木,诚诚的面前已经有了一大堆的长条积木,小妤走过来拿走了一根。诚诚立刻不高兴的阻止她。小妤没有放弃拿积木两个人开始抢起来,并联合旁边的女孩子一起说:“你这个小气鬼,我们下次也不给你玩,我们要去告诉老师叫大家都不和你好,……”诚诚在女孩子们的语言围攻下气得涨红了脸,不断高声重复说:“这个是我的呀,是我先拿到的呀。”最后恼羞成怒冲上去咬了小妤的手。在向老师报告时,被咬的小妤非常冷静地向老师告状,而诚诚却一边气呼呼,一边开始哭。

  分析:教师在处理此类争吵事件时应该考虑到引发这类争吵的几个因素1、环境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对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家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他的,只要要求大人都会先让给他们。他们常常只想着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而不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不会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所以即使有许多玩具,在遇到需要与他人分享时还是采取不愿意的态度。

  2、年龄因素: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又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与分享意识。在生理上,象诚诚这类幼儿脾气急躁,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明显。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动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易于与他人发生冲突。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3、语言因素: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会影响争吵的结果。在这个案例中很明显,小妤和几个女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诚诚发展的好,在与同伴争吵时发挥出比平时上课回答问题更好的语言能力,口齿伶俐,用语丰富,甚至联合了同伴一起进行语言上的攻击。而反观诚诚由于语言表达上的欠缺,无法说出有利于解决冲突的话语,甚至连反击的话也说不出来。在争吵方式只能以推拉、抢夺、咬打等动作为主,语言为辅。所以在口不能言的情况下,选用暴力攻击对方,使得矛盾冲突激化,让争吵事态更加严重。

  案例二:

  分组活动时老师提出要求玩具要放在桌子中间大家一起轮流玩。第一组上琦琦和辉辉都想玩玩具,都在说:“这是我先拿到的。要放在我这里。”拼命将玩具筐拉向自己的方向,完全忘记了老师的要求,最后大吵起来。第二组上,姚绍远和旺旺也在抢玩具,旺旺在拉向自己,而姚绍远在想办法把玩具筐固定在桌子中间位置,嘴里还对旺旺大喊说:“老师说放在桌子中间大家一起轮流玩的呀。你弄得清楚吗!”旺旺说:“老师没说轮流玩。”最后也吵了起来。

  分析:这两组小朋友都在争吵,但是争吵的性质却是不同的。

  幼儿争吵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由于双方都不明确参与某个活动的行为规则而造成的无是非标准的“无谓争吵”,显然第一组的孩子都没听清楚游戏规则和老师要求。另一种是由于对规则的维护或违反而造成的有明确是非标准的“必要争吵”。第二组的争吵是由姚绍远要纠正旺旺的不正确做法引发的。虽然两组都在争吵,但是第一组的争吵对幼儿社会化发展无多大价值,而第二组则不同,争吵中“有理者”以已确定的规则为标尺,为自己争理,“无理者”通过争辩,逐步明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幼儿的一种社会学习和社会监督方式,是幼儿的一种适应社会的实践锻炼,它有利于幼儿明辨是非,掌握规范,逐步把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要求的轨道,所以,这是一种能够促进幼儿社会化的有价值争吵。做为教师在处理时应该仔细地辨别两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