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小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2月23日 20:01:56

  再次,欣赏各种文学作品,提升语言的敏感性。

  我记得老威特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想让幼儿只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们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辞,并且力求措辞生动准确,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在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我们运用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习得日常规则,如:“洗手歌”“小猫走路”“小小毛巾”等儿歌伴随着孩子们逐步熟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在学习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儿歌。在儿歌的种类上,我还加以了挑选:有问答歌、颠倒歌、数字歌、趣味歌、谜语等等,在小班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学会了许多儿歌和谜语,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问答歌和谜语。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有的儿歌很长,有复杂的词语,是否还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从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只要是真正好的作品,孩子们喜欢念的,就可以传授,儿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幼儿欣赏语言的韵律美及提升语感。另外,在小班阶段,我还给孩子们讲了许多世界着名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大多都比较短小精悍,很适合小年龄孩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认为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应该要他复述,如果不让孩子重复,就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效果。小班上学期我比较关注幼儿语言敏感度的提高,因此,我着重的是诗歌、听说游戏等的复述,而不强调故事复述,而在下学期,我给孩子挑选的是《伊索寓言》,短小、语言凝练,很适合孩子进行复述练习。在孩子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我建议让孩子们分角色来表演这些故事,孩子们可高兴了,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本领:分配角色、变化声音、站立的仪态等,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语言文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语言核心操作能力方面。语言核心操作是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性,包括对词语排列的敏感性、对语言的声音、节奏等的敏感性、对语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三个层次。从加登纳的观点看,我们还只注意了第一层次的核心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深层功能——也就是还要帮助孩子们感受作品的意境,让孩子结合个人的经验加以想象、模仿和创造。在欣赏散文诗《风藏在哪里》前,我多次带孩子们去观察风,感受风,并且试着去描述它:大风是呼呼呼的、微风是轻轻的、风藏在转起来的大风车里的、风藏在飘动的头发里的、我们还尝试画风、做有关风的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变得喜欢观察和喜欢表达了。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