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耐心、爱心、细心,贯穿在一日活动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应具备必须的资格条件和业务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具体地讲,一是托班教师要有耐心。对待托班的幼儿,特别是刚入园新生,教师要耐得住烦恼,耐心地处理各种细微的琐事,并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如幼儿早晨来园时,教师要温和、亲切地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对爱哭的孩子进行安慰或转移话题,从而使孩子较快信任老师。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多去抱抱、亲亲他们,与他们交朋友,逐渐消除陌生感。二是托班教师要有爱心。爱心能使幼儿消除不安和烦恼,使他们情绪稳定。对待特别会哭的孩子,教师要拿出真正的爱心,用爱去融化他们的情绪。对稍有进步的幼儿,要及时给他们以信心和关怀,多说些表扬之类话语。有时可以与他们说些悄悄话,与孩子们交朋友。总之,只要教师付出了真正的爱心,哪怕只是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个亲热的眼神,或者是对孩子亲一亲,抱一抱,甚至说几句悄悄话,都会让孩子从中获得理解和安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教师像妈妈,幼儿园似我家。三是托班教师做事要特别细心。细心能使我们减少很多意外事情的发生,可以消除大多数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我们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注意每个幼儿的行为,留心观察他们的每个细节,以免发生意外。例如,有一次吃中饭时,我叫小朋友把小椅子端到旁边坐下来休息,有个小朋友把椅子举到头顶上,眼看要撞到前面小朋友的头,我马上过去接过椅子,消除了一次事故隐患。又有一次,我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小朋友正听得安安静静时,其中有个小朋友突然大哭起来,我叫他别哭,想继续讲故事,可他还是哭个不停,当时我气得真想发脾气,但我马上冷静想了想,也许他不舒服吧。当我上前抱他,问他时,他眼泪汪汪地说,要拉小便。由此可见,我们对待托班幼儿一定要细心,处处留意,时时留心,要善于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要密切注意孩子们的反常举动(如不爱哭的孩子哭了,活泼的孩子文静了,能吃饭的孩子吃少了),我们一定要查明缘由,多上前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尽量以平时的细心,把矛盾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作为一名托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推进幼教工作。不断变化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来消除幼儿的不安情绪。对好奇心较强的幼儿,我们要经常组织他们看图片、听歌曲、听故事等,变着法儿吸引幼儿,稳定幼儿的情绪,走进正常的一日活动。
3、注重家园互动,畅通家园交流渠道。家园合作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正成为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促进家园合作,畅通交流渠道,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家园合作方式。一是要控制适当的交流与沟通时间。不可否认,只要是家长与教师会面,总感觉有许多话语要叙述,有许多情况要交待或交流。但对于托班孩子入园时,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要做到长话短说,尽快离开,防止孩子产生依恋之情。对确有交流与沟通的家长,要提倡把家园联系放到下午放学之时,或教师进行家访时,把孩子当天或近期的表现告知家长,或回答家长的询问,或主动地去和家长聊孩子的发展,让家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关心和关注孩子的成长。二是探索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主要交流方式有:早晨入园的短暂交流;善于利用离园活动时间;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建立留言板或家园联系簿,帮助家长理解和指导孩子的发展;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各项活动;善于利用个别家长的特长,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积极召开家长会,促使家长和教师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三是主动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探索托班幼儿教育的进程中,对教育探索的成败,家长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在寻求家长的帮助和合作的同时,要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利用家访、家园联系窗、通讯等方式,把我们的最新教学成果,把幼儿在园动态和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设,请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找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促进子女在园健康成长。
四、实施效果通过实行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方互动,我们托班幼儿新生不适应幼儿园的局面很快得到扭转,在幼儿教育探索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幼儿进步快。一方面,托班新生幼儿不适应期明显缩短。据不完全统计,一般托班新生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期间为3-5周,而我们实施家园互动教育探索后,新生幼儿不适应期只要2-3周。另一方面,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如以前托班幼儿前一个月都不能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而我们现在3周左右就能组织幼儿集体活动、外出散步;一个月后,我们能以开火车形式,有序地组织幼儿进入操场参加早操活动;早上点名时,幼儿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会喊"到";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已进餐;午睡能安静入睡。二是家长放心。对家长来说,对一个托班老师的接受到信任总有一个过程,总是担心孩子能不能和我们老师相适应。这就是家长对我们托班教育和托班教师的一种考验。我们通过实施家园互动,在教师付出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同时,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托班教育,许多家长从对孩子的不放心和对教师的不理解,到放心、了解、理解、支持,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相信我们,接纳我们,从而支持我们的工作。三是教师收获大。教师在没有现成教材和教学经验的情况下,通过几个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网上查阅和收集资料,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调研和组织活动,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充实、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