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巧用儿歌来帮助小班孩子建立常规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0月31日 10:47:42

  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都特别强,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每次叫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他们总会说:“我不会,我不想学。”或者索性一动也不动。看到这一情景,我想:小班孩子喜欢趣味化、儿童话的儿歌,于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利用儿歌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建立生活常规。例如我教孩子穿衣服,突然想起看到的一首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在边用动作做的过程中边配上儿歌,发现原本对学穿衣服不感兴趣的孩子变的乐意动起手来。而且边穿还边念着儿歌,动作还和儿歌的句子一致。脱好衣服要叠起来,可是没人知道如何叠衣服。我灵机一动,请出“巧虎”来跟我们做游戏。“巧虎”的游戏可是要宝宝们自己完成叠衣服的本领的。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叠衣服的要领,我运用了简短有趣的儿歌:衣服拉拉平,关好两扇门。两手抱一抱,弯腰点点头。刚开始这些穿衣服和叠衣服的技能对小班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太大,但在“巧虎”宝宝的游戏中,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衣服、叠衣服,逐步学会了这些新的本领。

  再如,在洗手时孩子都特喜欢玩水,每次洗手总不能及时出来,当我看到了儿歌的功能时,我将洗手步骤编成好听的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卷袖口,打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抹抹小肥皂,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清水冲一冲,关上水龙头,小手甩三下,再用毛巾擦擦干,看,我的小手真干净”。孩子们一边洗手,一边说儿歌,当儿歌慢慢念完时,手也洗完了,而且洗手的方法也很正确,语言能力也得到发展。 面对幼儿吃饭慢或不愿吃饭的现象,就教孩子念《吃饭》的儿歌:白米饭,香喷喷,一手拿小勺,一手扶小碗,大口大口来吃饭,看谁吃得香又快。孩子马上食欲大开,吃饭速度也快多了。

  从以上例子中,让我看到了儿歌与孩子的快乐互动。首先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思想单纯,易为幼儿所理解,它的篇幅短小精巧,结构单纯,并且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又特别的有趣。孩子们都很喜欢,也乐于接受。

  本来一日生活枯糙无味,但如在一日生活中加上儿歌作为调味剂使生活活动更有趣,就如穿衣服活动中通过儿歌中具体形象的话语(抓领子——抓住领子、盖房子——把衣服甩过头顶,小老鼠出洞子——小手钻过衣袖等),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乐意与儿歌进行互动,快乐学习。其次儿歌能使班级常规更轻松。另外孩子刚入园两个月时,还是有些孩子要家长抱着来到幼儿园,我就从儿歌《我会自己走》中帮助孩子:小鸟自己飞,小鱼自己游。妈妈,妈妈,快放手,我会自己走。早上再来园时,我们就一起念这首儿歌,许多小朋友都自豪地说“老师,我今天自己走进来的”。我们不需要再强调什么了,孩子已经很主动的从儿歌中感受到我们的意图了。就这样利用儿歌,会觉得我们的常规工作做的更加的轻松有趣,我们老师也觉得非常的快乐。

  的确,在幼儿园进行儿歌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快乐的生活、游戏,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活动性、直观性、讲授性的教学方法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孩子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一些物体的名称和概念,初步的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在小班初期,孩子们的在常规尚未建立,通过儿歌琅琅上口的形式,教会孩子穿衣服、洗手、穿鞋子等等,帮助孩子建立常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