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故事,孩子永远的情结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22:09:22

  教了这么多年学,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所有的游戏课上,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莫过于给孩子们讲故事,因为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但是我们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故事一旦结束,再让孩子们来复述,却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极个别的孩子能够复述一部分内容之外,其余的就全部忘记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甚至高效教学呢?我想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以期能够得到所有"孩子王"的认可。

  首先,我想谈一谈孩子们为什么对故事如此感兴趣,我想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童年都与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人物关系等,正好满足了孩子们丰富、天真的想像与好奇。正由于如此,所以大多数孩子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不仅在故事中学到了知识,还认知了道理。很显然,一个能够被孩子们接受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精选不同能力层级的故事

  故事的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第二,把好会说话的肢体语言

  给孩子讲故事时,肢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你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来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第三,鼓励孩子多开口多说话

  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你可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个什么样的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你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天长日久,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就不会出现前面我们所说的那种让孩子们复述却无法完成任务的尴尬局面。

  在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我们在实施故事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能力方面的引导,那么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孩子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孩子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意味着什么,才能激发孩子倾听故事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孩子,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孩子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孩子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孩子对词语的记忆。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孩子,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孩子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孩子对词语的记忆,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如何运用该词语。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