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刍议(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22:48:52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教人士重要的任务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此,应当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能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于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总之,幼儿教育就应当做好教育幼儿的工作。

  四、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与小学教育正确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五、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幼儿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儿教育"小学化",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2]陈爱萍.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3]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遵循教育规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N].甘肃日报,2005-3-9.

  国家教育委员会25令.幼儿园工作规程.

  [4]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5]刘炎编著.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6]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