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在教学性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性活动中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学习的活动中可以对幼儿进行求知感的培养并训练他们的移情能力。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提出疑问,愿意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体验乐趣!还可以通过唱歌、画画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如在见习时,有一次的美工课,老师让孩子们画一幅自己最得意感觉最美的画。我看了一些小朋友的画,看到大多数孩子都画的什么花啊树啊。我继续观察,突然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画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她画了一座漂亮的楼,楼前站着一个人,我问她为什么画这些,她告诉我:“我画的是我们的幼儿园,而幼儿园门口站着园长老师。她在迎接我们每个小朋友来幼儿园。”我满意地点点头并且表扬了她,孩子把幼儿园当成了最美的地方,把老师当成了可亲的人,这是孩子们的心声。还有一次美术课——假如我有翅膀……,老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有翅膀会做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而 后 老师出示了一堆书本和一篮水果。对他们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假如我有翅膀我要带着这堆书本和水果飞到灾区小朋友那儿,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让他们和你们一样快乐学习、游戏,你们说好吗?”孩子们顿时鼓起了掌纷纷喊道:“我要把我的玩具送给他们,我要把好吃的送给他们……”这样就培养了他们的移情能力。总之,由于“情感”这一动力的促进,孩子的认知、语言、品行、体质等诸多素质都得到了整体和谐的发展。
第三: 在幼儿游戏中的培养。
幼儿园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堂。他们在那里尽情欢乐、唱歌、跳舞、做游戏。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有情感的引发。注意观察,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如在活动区游戏,为了令孩子们玩得开心,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很多活动区。比如有自然科学区、娃娃医院、娃娃餐厅、娃娃服装店……等好多活动区。幼儿园一般在学习完后让幼儿游戏,在见习的时候我也参与了这一活动。如有一次我想看看他们玩得如何,于是就以顾客的身份来到了娃娃餐厅。没等我走到那里就看见扮演服务员的小朋友非常热情、面带微笑地对我说:“欢迎你到我们的娃娃餐厅。”我受她的感染,很高兴地走进去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服务。当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音乐响起来了。原来是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只见其中一位小朋友连忙收拾餐具并对我说:“对不起,我们关门了,你明天再来吧。”我不由得皱起了眉,想考考她。于是我说:“那怎么能行?我才刚吃你就赶我啊?”她挠挠头说道:“那……那……那我也没办法,反正我不管了。”我只好悻悻离去。后来我又问那个小朋友:“要是你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是故意的。只见她低着头一声不吭。我接着说:“我想你一定会做得更好,对吗?”她点了点头,目光十分坚定。因此在游戏中推广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让幼儿通过游戏发展他们的觉察力并对他们的是非对错给予正确的评价,帮教师确立更为丰富的幼儿情感教育目标。
第四: 注重在环境中的培养。
一个好的环境对幼儿情感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的某种愿望和诱发相应的情,。环境同时还影响着幼儿集体生活的情绪。比如我看见一些教师带的是毕业班,在毕业典礼上,在那样一种即将分别的环境氛围中,每个人的心中都不是滋味。看着幼儿园院子里的杏树黄了变绿,绿了变黄。这群孩子也渐渐地长高长大。如今就要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了,说心里话老师们肯定会舍不得,会很压抑,会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因为她们怕孩子们难过,怕毕业典礼变成一片哭的海洋。可就在孩子们高唱《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看见她们哭了!因为孩子们转过身去面向钢琴大声地唱着,而老师们只能看着她们的背影,想着和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的小朋友也会面 向着 老师,腮边挂着两行泪珠,就那么看着老师唱着《老师,再见了》!也许对于那些以前不爱说话、不爱表现的小朋友来说,此时此刻在这个即将离别的环境氛围下,也会用她的动作、表情来表达她自己的情感。可见情感的表达不仅仅只有语言,它还有动作,表情。所以说,为了使幼儿的情感真实地流露出来,充分地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十分必要的!